在他身边的一位同伴则打趣说:“这三点比较坑爹。”
一位姓邵的女同学则持相反观点,她觉得学校这么做合情合理:“毕竟高中是人生重要的一个阶段,学校这么做也是为了防止学生早恋,大家应该把更多精力放在学习上,所以我个人认为这三点是比较合理的。”
一位刚要去上晚自习的男生说:“学校这么做,主要是因为高二学生早恋的比较多。但早恋这事,有就是有,没有就是没有,学校这么做也未免太一刀切了。”
如果违背了这些注意事项,会有怎样的后果呢?记者一连采访了几名学生,他们都摇摇头,表示不知道。“我不太清楚,应该会有什么措施吧,但目前没有听说,我们班主任也只是强调了一下而已。”一位姓刘的男同学说。
专家:
不宜抹上浓重的强制色彩
杭州市教科所副所长韩似萍,是青春期孩子心理方面的专家。
“青春期的孩子确实是渴望交往的。但作为学校,如果把‘男女生不能独处一处’定为纪律,我认为是欠妥当的。我更希望的是学校通过一些教育活动,让孩子了解自己,把这些外部规约转化为自己行为的自觉选择,而不是学校纪律。”韩似萍说,“学校把它定为规矩,孩子在老师面前是规避了,但跑到校园外就不能保证了。”
“老师更不能把男女生距离小于50厘米或者男女生独处作为标准,来判断他们之间是否有问题。心理学上有50厘米交往线一说,它指的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最好距离是50厘米,如果相距太远,让人产生距离感;如果小于50厘米,会产生压迫感,以当事人的感觉为主。”
杭州12355青少年服务台宋健男台长说:“学校规定学生社会交往中要有一定距离,我认为有一定道理。但把男女生交往的物理距离精确到厘米,我觉得过于理论化。男生、女生交往是必要的社会生活技能,不宜抹上浓重的强制色彩,否则适得其反。”
记者又采访了杭州高级中学、杭州学军中学等学校,均表示没有相关的规定制约男女生交往。
学军中学的张老师说:“我们对男女生交往没有特殊要求,要相信孩子们能把持住。”杭高的李老师也表示:“我想男女生交往应以学生自觉为主,老师适当加以引导。如果个别学生有异常,老师会用巧妙的方式加以引导和提醒。”
- 2. 杭州一中学因高考将近出新规定男女生不得独处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