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巴掌拍起:80后“海豚族”的做法值得提倡
王阿姨今年48岁,在某事业单位上班,听说现在的80后到超市抢东西囤货,让她想起了上个世纪90年代通胀时期的自己。“我当时就囤货,现在也囤,主要是买洗衣粉和肥皂等生活必需品”,王阿姨说,那时她买了好几箱肥皂,“后来肥皂真的涨价了,我就觉得自己非常有先见之明”。前不久,在食用油有涨价的苗头前,王阿姨上超市果断地提了3桶油回家,“虽然当时的价格也就比现在便宜了几块钱一桶,但晓得勤俭节约就是好事”,王阿姨说,以前总觉得80后铺张浪费,但现在她认为“海豚族”的做法应得到提倡,“物价高,就得学会精打细算”。
摇头甩脑壳:80后应量力而为,要理性消费
在公司做文秘的小程当过一次“海豚”,也是买的食用油,但那之后,她就对囤货表示不可取,“亏大了,划不来!”小程说,一个月前,她听妈妈的话去超市买了6桶食用油,68块钱一桶,买回来还多高兴地向妈妈汇报“战果”,她妈妈一看,就骂她傻。原来,小程买的某品牌食用油当时已经涨了9块钱一桶。“我和老公都是‘月光族’,当时还欠银行3000多元的信用卡帐,所以后来申请了分期付款,加上手续费和利息,亏大了”,小程告诉记者,这之后,她再也不做“海豚”了,“刚出来工作,本来就没啥钱,囤货花费大,我觉得不可取”。
在成都有车有房的70后宋先生也赞同小程的看法,“何必花大量的钱去囤货嘛,涨价再厉害,还不是要吃要穿”。宋先生认为,像80后“海豚族”常常囤的卫生纸、食用油、方便面、酸奶等都是单价比较便宜的东西,就算涨价也就是几块钱的事,而囤货会占用比较多的资金,“买来放到家里,说不定还过期了”。宋先生认为买30多条内裤回家囤起的80后的做法实在让人啼笑皆非,“内裤比较私密,放久了细菌多,肯定对身体不好,得不偿失。”
海豚族 省钱有经验,囤货有妙招
在成都某大型超市工作的吴小姐告诉记者,常常会有上了年纪的大爷大妈一次性买很多东西回家,最近也确实出现了一些年纪轻轻的囤货者。“有的小年轻买很多洗衣液回去,又重,我们都会劝他不要一次性买这么多”,吴小姐说,像洗发水、洗衣液、肥皂、牙膏等生活必需品经常搞活动,只要不是特别追求品牌效应,都能“捡到便宜”。
面对高物价,我们该如何省钱?采访中,记者总结了一些卖场工作人员的建议和“老海豚”的一些经验:
1、囤保质期常,家里常会用到的东西,如电灯泡、卫生纸等;
2、业余生活喜欢娱乐的,就囤一些优惠券,如KTV、电影院的折扣券;
3、囤货要记详单、常清理,否则会容易忘记已经买过的一些东西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4、学会团购、网购以及秒杀,这样能节约一大笔钱;
5、关注商场的打折信息和节假日推出的优惠活动;
6、买大宗商品一定要货比三家,最好在过节时出手。
如果你不是“海豚族”,有什么话要对“海豚”们说?如果 你已经“海豚”了,又有什么囤货的经验得失?请大家在本网麻辣社区跟帖留言,让我们更多地了解目前成都人的生活状况。
- 3. 海豚族的省钱做法是否可取?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