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据业内人士披露,在同仁堂的清热解毒、静心安神类产品里,不少都含有朱砂,儿童用药中也有部分含此成分,如小儿至宝丸的朱砂成分虽达到了国标,但超出了香港标准。而同仁堂集团朱砂含量最多的王氏保赤散和七珍丸,之后更改成分,已将朱砂排除在外。
重金属超标成为“沉疴”
龙目恒主任告诉记者,实际上,汞入中药材并非罕见事。“很多中药材都含有重金属,而汞本身也属于一味配方。”据了解,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的规定,朱砂的日用量在0.1g~0.5g之间。
而记者了解得知,国家药典委员会曾发布有关中药重金属、农残、黄曲霉毒素等物质的限量标准草案,其中明确规定:“除矿物、动物、海洋类以外的中药材中,汞不得超过1mg/kg。”
既然有严格剂量、清晰标准,为何中药重金属含量却仍屡屡“踩过界”?对此,一位医药行业人士向本报记者透露:从产品生产环节来说,因为种植中药的土壤、水源等都含有重金属,所以药材容易重金属含量超标,不良商贩也可能掺入重金属增重;生产过程中还可能因为接触机器设备等,导致重金属掺入药材中。而从监管方面来说,因为检验技术、人员配备、设备支持等多方面仍存在欠缺,导致目前对于中药重金属的抽查监测不到位。
“还有一大主要因素,不少企业心存侥幸,一旦出事了不是推诿给原材料供应商扮‘无辜’,就是找其他理由搪塞,甚至不予以正面回应。”该业内人士表示,类似事件不但对企业品牌、产品销售打击沉重,而且会给市场同类产品乃至整个中药产业都带来信任危机。
中药的不良反应并不少见,据中国药学会对国内1551例药物不良反应病例分析,中药不良反应所占的比例仅次于抗生素类药物而位居第二。有资料显示,在中药不良反应的病例中,由于超量用药引起中毒的约占85%以上,而中药中毒导致死亡病例中约75%系超量所致。
“临床的感觉就是,中成药的毒性监测、不良反应追踪,都做得远不如西药完整、透明。”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南院急诊科主任王彤表示,如果国内中药巨头们想打开国际市场,还得在“重金属超标”这一“沉疴”上下大力气,否则就可能被更严苛的国际标准拒之门外。
本文导航
- 1. 同仁堂2款产品检出朱砂超标 百年老店属用汞大户
- 2. 重金属超标成为“沉疴”
凡未标明263h原创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您对该信息有何疑问,请直接联系编辑QQ296312(同时接受各类形式的稿件投稿)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