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不能靠垄断来“二次议价”
石药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蔡东晨认为,不能主张医院利用垄断权进行二次议价。他指出,医院垄断着处方权和信息权,如果“二次议价”,会让企业面临两难选择,也会滋生腐败。
蔡东晨解释,投标方以最低价格中了标,和医院签完协议之后又被医院毁掉。医院利用手中的处方权和信息权和药企谈判,让药企让利,而企业也将会面临两难选择,要么让利,中标药品进医院,要么不让利,被踢出局。“如果药企妥协,二次议价的钱会在价格上体现,但以什么样的方式支付都会滋生腐败。结果是企业亏损,不生产该中标药,使廉价的好药品从市场上消失,老百姓只能买高价药。”
他强调,药品招标采购本身根据招标法进行的,是合法的;医院不承认中标结果,将其推翻与企业进行二次或三次议价都是不合法的,也是严重的不诚信行为。
步长制药总裁赵超也认同这一观点。赵超表示,要客观综合评价二次议价。医改不仅是解决看病贵、看病难,还要考虑就医质量。“医院是一个垄断的市场,医院的二次议价能力非常大,会让企业要么失去价格底线,要么失去市场,很多负担转嫁到企业身上。”
赵超表示,目前药房托管打着医药分开的概念实现了一种新的垄断,托管的结果就是拓宽了医药产品,但必须通过医院渠道。通过医院“雁过拔毛”,医药企业的利润已经降了下来,而医改中取消的15%差价等,最后都转嫁到生产企业身上。这种托管以后,药品招标已经没有多大意义。
“或重创民族企业”
参加座谈会的代表们还认为,试点二次议价可能重创民族企业。四川科伦实业集团副总经理卫俊才指出,二次议价会使民族医药工业面临三大困境,使民族医药工业在产能过剩的困境下,再次陷入泥沼。不同的议价借口又会成为各省招投标的降价依据。
他建议,相关部门应从民族医药工业的现状出发,针对国家实际情况,制订切实可行的药品采购改革办法,在广泛听取行业和社会各界意见之前,谨慎起动“二次议价试点”工作。
关彦斌也认为,药品招标是各方的博弈,政府要充分考虑各方利益。短期看强行降低中药药品价格,似乎能够惠及百姓,但是长期来看,由于民族医药工业没有那么大投入去创新研发,会严重扼杀和阻碍民族医药工业的升级发展。
浙江康恩贝集团董事长胡季强提出,首先,二次议价违反了招标法和合同法,不能够推行;其次,二次议价背离了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方向;第三,不利于集中采购工作的巩固;第四,不利于降低群众医疗费用负担和用药安全;第五,不利于我国医药产业的健康发展。在他看来,必须联合起来坚决制止“二次议价”,否则“全行业正常的秩序都被打乱。”
参加座谈会的两会代表、委员们建议,应把采购权和定价权从省级集中采购转回到公立医疗机构,在进一步落实公立医院独立法人地位和管办分开等配套措施的前提下,未来逐步取消政府主导的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归还公立医疗机构的药品采购权和定价权。
- 2. 医院不能靠垄断来“二次议价”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