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搜索
首页 > 健康快讯 > 医药广角 > 中药饮片染色背后:染色原料对人体有多重副作用

中药饮片染色背后:染色原料对人体有多重副作用

字号:T|T
www.263h.com发表时间:2012-09-24来源:《财经》杂志浏览: 编辑:Jerry
编者按】染色所用金胺O、金橙Ⅱ是以煤焦油中的苯胶为原料制成的,长期过量食用,将对人体肾脏、肝脏造成损害,甚至致癌。早在2008年,卫生部已将金胺O列为非食用物质。增重所用铝盐,俗称明矾,其在人体内的蓄积可损伤脑组织;镁盐即硫酸镁,对人体亦有多种副作用。

造假猖獗

亳州中药材交易中心位于距亳州火车站出口约300米处,一出站,即能闻到浓郁的中药气息。9月8日正是2012年国际(亳州)中医药博览会暨第28届全国(亳州)中药材交易会举行之日,此次查处事件看似并未波及当地市场。

其实,此次国家药监局公布的亳州12家中药饮片企业的问题产品,均为上海市药监局6月-8月的专项整治中抽检发现的。《财经》记者获悉,仅上海青浦检验所初检时就发现5家安徽企业、1家上海企业的产品不合格,其中大黄、黄连、延胡索、猪苓等品种灰分等超标,蒲黄、延胡索、没药、黄连、沉香等检出色素等非法添加,还有一些产品有含量测定不合格的情况。总合格率为88.2%,全检率为91.7%。

6月初以来,亳州市开始中药材市场专项整治工作,对中药材交易大厅和周边固定门店进行巡查,重点查处染色、掺杂、掺假等行为。据亳州官方称,截至7月25日,亳州市查扣药品药材227个品种、近2万公斤,货值金额80多万元,但这些药材并未涉及饮片企业,而是主要针对加工经营散户。

上海市药监局称,发现不合格产品后,该局依据国家药监局有关规定,向产品生产企业所在地的药监部门发了核查函,由后者调查核实。根据相关法规,对抽检不合格的企业,由所在地药监部门依法查处。

9月13日上午,亳州市药监局工作人员来到安徽维涛中药饮片科技有限公司(下称维涛公司),查阅其相关的生产文件。药监局已收回了维涛公司的GMP证书,这就意味着维涛公司的生产和销售均暂停。

目前,已公布的维涛公司涉事品种分别为黄连、石斛、延胡索和蒲黄。这4个品种涉及金额约800元,约为10公斤。一位维涛公司的工作人员介绍,这批问题产品于今年三四月份销往上海市的一些药房和社区诊所,七八月间于上海案发。查处的问题生产批号并非该企业所有,此案怀疑是业务员掉包产品。其分析原因是,当地交易中心的黄连、石斛、延胡索等市场价分别为每公斤75元、40元、48元,而维涛公司售往外地的产品价格则为每公斤130元、50元、70元。

前述工作人员分析说,如此大的差价增大了其业务员掉包公司产品的可能性。据介绍,维涛公司现已被立案调查。

多数涉事企业已停业。不过,并非每个企业都认为自己的错误不可原谅。在产品中被检出金胺O的亳州市万珍中药饮片厂,其位于亳州中药材交易中心附近的展厅仍在营业。一名工作人员辩称,有问题的四五公斤石斛,原料来自四川和陕西,而该公司产品多达上百种,难免在原料收购中有投机的散户掺假。

染色和增重并非技术含量很高的操作。如对黄连切片进行染色,以水溶性染料浸泡即可;增重,即以氯化钠、明矾、硫酸镁等高浓度的溶液浸泡切片,晾干后,金属盐结晶在切片表面和内层。如果药材质地疏松的话,可以附着大量金属盐。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专家周超凡告诉《财经》记者,这些操作简单到普通农民也可以做到。事实上,染色和增重基本为农民或个体商贩所为。

掩盖药材本身不良外观的染色手段花样繁多,绝不仅限于使用金胺O和金橙Ⅱ。常用的红色染色剂就有山杏红、胭脂红、赤藓红、酸性红73、808猩红、苏丹红IV等。亳州市药品检验所中药室主任兼副所长孟祥松总结,除上述染色情况外,花类及部分动物类等药材表面还常附有淀粉、滑石粉、泥沙、铅粉、黑胶泥等。

重量掺伪方面,质地疏松的药材通常掺入硫酸盐、氯化钠、糖等增重,还有用泥沙、凝胶等物质充入动物腹内,或不去除动物内脏,以达到加重目的。

中药材表面特征一般十分明显,有经验的药师凭肉眼和嗅觉就能分辨其真伪。孟祥松表示,金胺O等染色过重的话,经接触可染色到手上。硫酸镁本身比较涩,品尝药材可察觉。至于增重问题,肉眼也能检验出来,因为金属盐会在药材表面留有结晶,阳光下即可见晶体闪光。

有的则属于高级造假,需要用实验仪器进行化学分析。国家药监局于2007年开始陆续公布了蒲黄、红花、黄柏、黄连、石斛和菟丝子的药品检验补充检验方法和检验项目批准件,其中详细规定了金胺O和金橙Ⅱ等的检验方法。

一位当地药监局工作人员称,亳州市场的在售中药材多达2600种,难以做到对每种中药都毫无遗漏地进行检测。

除了检测覆盖面不够大,“甚至出现这种现象,一味有20多种成分的中药,在质量控制关口仅检测其中一种成分。药品没这个成分,药厂就拿现成的成分兑进去,测量的时候就过关了”。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李连达说,这实际上就是纯粹的假药。

此次亳州“药都”失陷,只是中药市场制假售假的冰山一角。全国17个中药材专业批发市场,绝不仅亳州一地的企业涉及问题产品。李连达分析,中药造假程度相当严重,不仅存在原料药造假和饮片造假,还包括提取物造假、成品药造假,有的“造假的水平比检验的水平还高”。

凡未标明263h原创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您对该信息有何疑问,请直接联系编辑QQ296312(同时接受各类形式的稿件投稿)
相关阅读
本文关键词: 假药 染色中药 中药
返回网站首页 我要打印此文 推荐给朋友 收藏此文章
[重要]本文仅供参考,详情请遵医嘱或咨询医师
  • 信产部ICP备案:京ICP备15063272号-2网站公安机关备案号: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05393号 Copyright © 2009 - 2016 263健康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