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金链条
“医药领域的商业贿赂一直是这个行业的顽疾,各国政府都在持续打击,但在业绩压力驱动下,始终挥之不去。”昨日,某医药行业权威专家向本报评论称,“如今,一条从药厂到医院甚至政府监管部门的黑金链条越来越稳固了。”
由于跨国制药公司产品多集中于处方专利药领域,无论是进入中国市场的政府审批,还是在销售终端医院医生的处方,都对其最终的产品销售至关重要。
因此,在业内,带金销售是几乎所有企业都会采用的“规定动作”。
“说白了就是销售提成。”前述专家告诉本报,“由于医药领域的特殊性,尤其是信息不对称,药品企业医药代表给医生的‘销售提成’是绝对的违法行为,被所有国家明令禁止。”
小编推荐:想生优质宝宝千万别贪嘴
上世纪80年代后期,全球跨国制药公司大批进入中国,随着国内医药市场迅速放开,对医生的“学术营销”等销售模式也迅速发展起来。
“医院推广和政府事务几乎是我们最重要的两件事,一个实现销售,一个是在中国放行。”某跨国药企销售主管告诉本报,“如果能进入医疗保险等政府付费目录,某个产品在中国市场上几乎就可以顺风顺水、高枕无忧了。”
在这样的环境下,医药领域的商业贿赂问题愈演愈烈,据商务部的统计资料表明,在全国药品行业,作为商业贿赂的药品回扣,每年侵吞国家资产约7.72亿元,约占全国医药行业全年税收收入的16%。
“前几年会组织医生出国进行高规格的学术考察,或者以技术服务费、咨询费、顾问费、赞助出书等方式给对方好处,这些支出也能够以‘售后服务’的名义堂而皇之地纳入公司的财务报表里。”上述销售主管透露。
在其他国家甚至美国,医药领域的商业贿赂也相当突出。美国司法部数据显示,2003年到2007年间,西门子医疗集团支付了约1440万美元的贿赂款,向国内5家医院行贿,从而获得2.95亿美元的医疗设备订单。
“国际上对医生和药企之间的关系,监控得越来越严格了,这是一个明确的趋势。”昨日,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药品研制和开发行业委员会(RDPAC)政府事务和媒体沟通总监左玉增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目前全球对药企商业贿赂的监管正日益收紧,药企未来在这方面面临的压力将越来越大。
辉瑞制药成立于1849年,总部位于美国纽约市,2011年总营业收入高达674.25亿美元,是全球销售额最大的医药公司。
- 2. 医药行业里的黑金链条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