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搜索
首页 > 健康快讯 > 医药广角 > 献血新规难破“血荒”困局

献血新规难破“血荒”困局

字号:T|T
www.263h.com发表时间:2012-08-03来源:大众日报浏览: 编辑:Jerry
编者按】7月1日起实施的新版《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首度将献血者最高年龄由55周岁延长至60周岁。这一放宽年龄限制的举措,被认为旨在缓解临床用血紧张局面。

年轻人是献血主力

截至7月底,新版《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实施恰满一个月。这部赶在暑期生效的献血新国标,曾被认为是缓解夏季“血荒”的应急之策。它不仅将献血者最高年龄延长至60周岁,还解除了长达14年的女同性恋者献血禁令。

令人遗憾的是,献血新规虽然扩大了献血人群、放宽了年龄限制,但发挥的作用十分有限。随着气温升高和学校放假,献血者大量减少,流动采血点每日采血量也不同程度下降。夏季却是用血旺季,病人用血量有增无减,季节性“血荒”再次到来。到7月中旬,济南血站血库的库存从高峰时40万ml,降至不足10万ml,远低于30万ml的警戒线。到了7月底,济南血站已将四种血型的库存状态,全部调整为最高级别的“急需”。

高校放假带来的夏季“血荒”证明,年轻人仍然是献血人群的主力军。献血新规对献血年龄的放宽,不会显著增加无偿献血者人次数。要想获得充足、安全的血液,仍需要更多健康适龄的年轻公民参加献血。

事实上,早在2010年6月14日的“世界献血者日”,世界卫生组织便提出了“向世界提供新鲜血液”的口号,目的是提醒各国更加“重视青年人在维持安全血液供应方面发挥的作用”。记者从英雄山爱心献血屋了解到,固定的献血人群基本都是30至50岁的中年人,18至30岁的年轻人并不多。

“青年是全世界安全血液供应的希望和未来。”世界卫生组织输血安全处处长丁格拉说,“我们相信,如果把工作的重点集中在青年人的参与上,就能有更多的国家实现百分之百的自愿无偿献血。”

小编推荐:美大批海豹染新型禽流感病毒死亡 恐威胁人类

缩短献血间隔或是“良药”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献血人数需要至少达到国家人口的10‰,才可以满足国家对安全血液的基本要求。去年年底,卫生部办公厅新闻宣传办公室主任邓海华曾对外公布,我国人口献血率只有8.7‰,远远低于世界高收入国家的45.4‰和中等收入国家的10.1‰。

在献血率持续走低的情况下,适当地缩短献血间隔,被认为是缓解“血荒”的一剂“良药”。新版《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将单采血小板献血间隔,由原来的不少于4周调整为不少于2周;将全血献血后与单采血小板献血间隔,由原来的不少于6个月调整为不少于3个月;对两次全血捐献间隔,仍沿用《献血法》第九条的规定,为不得少于6个月。

事实证明,缩短献血周期的效果已经初步显现。程刚介绍说,自从新规将单采血小板献血间隔由原来的4周缩短到2周,济南血站的单采血小板献血者就从原来的每月100人次,增加到现在半月就近100人次了。程刚认为,有过献血经历的人群,具有更为强烈的献血意愿。“每隔三四个月献一次血,对人的身体是没有影响的。现在只允许一年献两次,如果允许献三四次,济南的供血紧张状况就能得到很大缓解。”

记者了解到,和其他国家相比,我国目前的献血间隔期设置相对偏长。以献全血为例,我国《献血法》规定两次全血捐献间隔不得少于6个月;美国规定间隔为8周;英国规定为16周,最短为12周;加拿大不超过530ml的全血献血两次间隔为8周;日本献400ml全血,男性可在12周后的同一天献血,女性可在16周后的同一天献血。

本文导航
  • 2. 新版《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
凡未标明263h原创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您对该信息有何疑问,请直接联系编辑QQ296312(同时接受各类形式的稿件投稿)
相关阅读
本文关键词: 无偿献血 献血要求
返回网站首页 我要打印此文 推荐给朋友 收藏此文章
[重要]本文仅供参考,详情请遵医嘱或咨询医师
  • 信产部ICP备案:京ICP备15063272号-2网站公安机关备案号: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05393号 Copyright © 2009 - 2016 263健康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