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焦点
1 钱到底多了还是少了?
昨天是52岁的吴立山到友谊医院开药的日子。因前列腺增生,他每个月固定到医院泌尿科开药。像往常一样,医生给他开了4盒规格为每片74毫克、14片的“普适泰片”,总价格为158.32元。
“原先是200元左右。”吴立山记得很清楚。他说,药价降了大约40元,普通号医事服务费自掏2元,比原先挂号费3元节省了1元。也就是说他每月的医药费都能少掏40多元。
河北人王先生则表情郁闷。他爱人是在河北老家参加的医保,怀孕后在友谊医院建了档,医事服务费要自掏42元。和原先普通号3元挂号费相比,每次产检王先生都要多付39元。
【解读】
北京市医改办主任韩晓芳表示,对于定期开药的慢病患者,总体的医药费用会随药费降低而普降。而医事服务费的设立提高了看专家、特别是看知名专家的成本,确实不会令所有患者看病费用都降低。医改部门表示,此举是为尊重医疗专业服务的规律,体现医生的劳务价值。
友谊医院医务部主任吴宇表示,不提倡所有病人都直接挂专家号,应让他们有更多精力“专攻”疑难杂症。
2 就医结构或有变化
70多岁的李大爷和吴立山是一样的病,虽然也省了40元钱,但令他担忧的是,今后如果需要看知名专家,还得多拿60元。
楚女士前往呼吸内科看病,她表示,由于看专家的医事服务费贵了,以后“感冒发烧这些小毛病就不去找专家了”。
记者注意到,专家号比以前好挂了,早上8时,一些科室的专家号还有剩余,普通号相对来说更抢手。
【解读】
吴宇也表示,新政实施会造成整体就医结构的变化,引导更多人去挂普通号。他坦言,如果普通号源需求激增,医院或许只能让一些专家“下来”看病。
他表示,医院致力做到普通号源增加,但专家号数量不下降。原先,一位知名专家为患者看病平均时长为10至15分钟。在患者数量减少的情况下,每位专家为患者问诊的时间将会延长,有助于患者得到“物有所值”的服务质量。
- 3. 北京启动“医药分开”试点 药品价格普降15%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