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搜索
首页 > 健康快讯 > 医药广角 > “虐婴门”又揭了医学人文教育的短

“虐婴门”又揭了医学人文教育的短

字号:T|T
www.263h.com发表时间:2012-06-05来源:健康报浏览: 编辑:Jerry
编者按】6月4日中午,肖某实习所在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发布通告称:据调查,今年4月,肖某在医院实习期间,违反医院规定及实习护士守则,擅自将手机带入病房,拍摄婴儿照片上传到网络,并发表违反职业道德的博文,造成了严重的不良社会影响。医院对此深表歉意。

医学人文教育效果亟待改善

类似肖某在网络上掀起的波澜,已经不是第一次。2009年,有人在网上曝出医学生将人骨当道具拍照取乐;2011年,有医生发文表示无视患者生死,只盼早点下班。这些事件都引发了公众对医疗行业的谴责。

在哈尔滨医科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院长尹梅看来,这种事件一再发生,根源之一,在于医学教育中医学人文精神的缺失。“重技术轻人文,医学教育依然瘸了条腿。”尹梅说。

哈尔滨医科大学的一项研究发现,国内医学专业人文课程的课时数占总学时8%左右,而美国、德国多达20%~25%。“时间少是一方面,但更主要的问题在于有限的时间是否有效果。”尹梅说,医学人文教育是否能被学生重视,一个重要的方面在于授课老师是否重视这项课程,课程是否讲得精彩。

一位医学生告诉记者,开始上人文方面课程的时候,听到任课教师谈起当下医患纠纷事件,他都会留神,但到后来,老师的讲课越来越偏重说教,一上来就以告诫的口吻“教训”学生不要收红包,要好好练本领……让他萌生逃课的念头。

除了医学教育的前端需要完善,北京大学医学人文研究院教授王一方认为,对医学生的后期评价及培养机制更需加强。遗憾的是,在不少医生和医学生眼中,医德在实际医疗工作中作用不大,“临床只看技术收益和论文数量,人文规范在现实中很无力。”王一方说,于是,学生不爱学,老师也不好好教,大氛围如此。

“一方面,应该将医学人文素养纳入医学生的毕业考核机制,这也应该成为医护人员职业的最基本门槛。”王一方说,“另一方面,临床医生更应该参与人文医学教育。医德的教育与传承更多地应该在医院发生,有说服力的医德教育并不是单纯靠说教,更是要在医疗工作和实践中进行。”

尹梅建议,目前,国内各医学院校的人文教育一般由人文教师负责,但从实际的情形来看,教学效果难如人意。临床带教医师与实习生朝夕相处,亦师亦友,他们与病人的交流,对疾病的诊断与治疗过程,都渗透着他们的人文素养、职业品德。所以,在医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上,临床医生同样义不容辞。

王一方还建议,应该加强社会制约机制,通过社会舆论的监督,让整个行业对这类事件提高警惕,既要“不齿”,更要“不容”。

本文导航
  • 2. 医学人文教育效果亟待改善
凡未标明263h原创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您对该信息有何疑问,请直接联系编辑QQ296312(同时接受各类形式的稿件投稿)
相关阅读
本文关键词: 护士虐婴 虐婴门 医德
返回网站首页 我要打印此文 推荐给朋友 收藏此文章
[重要]本文仅供参考,详情请遵医嘱或咨询医师
  • 信产部ICP备案:京ICP备15063272号-2网站公安机关备案号: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05393号 Copyright © 2009 - 2016 263健康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