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馈
为转变医疗行为提供契机
北京友谊医院院长刘建曾表示,“我们非常不喜欢贴在公立医院和医生头上的‘以药补医’的标签。医务人员有技术、有知识,为什么要靠开药生存?通过改革可以撕掉灰色标签,变成‘以医养医’。”
北京同仁医院普外科副主任梁存河说,目前主任医师的挂号费仅有7元钱,与医生的教育经历、技术水平以及所从事的高负荷工作相比相差甚远。特别是对于北京大医院的专家来讲,医疗服务的技术含量更高,接诊的往往是疑难杂症,所以提高医事服务费是好事,可以真正体现医务人员的技术价值。北京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刘德平认为,增设医事服务费,取消以药补医,为转变医疗服务行为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建议
有技术含量的诊疗都应提高价格
还有不少医生建议将有技术含量的各种治疗都纳入费用调整范围。梁存河说,目前的手术费标准是十几年前定的。“比方说,一个疝的修补术手术费400元,一个胆囊切除手术费只有400元,而手术需要3名医生、2名护士及1名麻醉师参与,医生的劳动就那么不值钱吗?”诸如换药费、护理费、化验费、拆线费等也都面临相同问题,“拆线费一针才8毛钱,做一次肛门镜才5元,耗材费就差不多5元,医生基本上没有劳务收入”。
“一个普通的头部CT,医院收费200元左右,其中机器扫描180元,这是根据机器折旧来计算的,其余的20几元是耗材的费用,整个费用结构里没有一分钱是医生的劳务价值。”一位放射科主任也算了一笔账。
韩晓芳说,这次改革没有包括手术费等其他的费用,但是会逐步调整,循序渐进。
链接
北京医改三年亮点
260项医改任务已全面落实。政府三年医疗卫生总投入489.07亿元(不含中央补助),占经常性财政支出比重逐年提高,达到6.54%。
在全国率先实现基本医保制度人群全覆盖。新农合、城镇居民医保政策范围内住院报销比例达到70%左右。城镇职工医保报销比例从70%提高到85%以上。城镇职工和居民医保最高支付限额分别从17万元、7万元增加到30万元、17万元。重大疾病救助限额从3万元提高到8万元。
创新了预约挂号、无假日医院、主诊医师负责制等服务模式,大医院就诊能力提高25%,整体预约就诊比例达到40%以上。
市属大医院次均住院费用10年以来首次下降,个人医疗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重从三年前的30.5%降至24%,城乡个人就医负担比例较三年前平均下降20%以上。
成立了首都医药卫生协调委员会,探索推进医药卫生资源属地化管理。成立了北京市医院管理局,管办分开的管理体制正在形成。
全面完成国家42项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并新增11项。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补助达到67元。
- 2. 试点取消以药补医 北京大打组合拳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