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两害相权取其轻,两利相权取其重,对于最近引发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活熊取胆事件,全国政协委员、卫生部部长陈竺用这句成语,表达了自己的观点。
要找熊胆替代药不容易
王国强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包括虎骨、麝香、犀角、熊胆等一些动物药和名贵药材有上千年历史。临床证明,这些药材的作用到目前为止无法替代。
针对目前归真堂“熊胆”事件引发的公众关注,王国强表示,自己非常尊重大家保护动物的心情,但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王国强认为:“目前为止还没有找到替代熊胆的药物,因为熊胆本身是复方,不是单一成分,要找到替代药物也不是很容易。现在加强科研,人工养殖也是可以的”。
在保护基础上利用熊胆
对于熊胆,王国强说,要在很好地保护动物的基础上予以利用,“国家法律有规定,黑熊和棕熊作为国家二类保护动物,法律提出的是保护和利用”。同时要加强科研,希望能尽快地研究出替代这种动物药的产品。不过王国强说,考虑到中药强调扶正祛邪,靶点多,所需成分相对就多,要研究替代品难度肯定很大。
针对把归真堂工艺归结为“活熊取胆”的说法,王国强说,其实是人工养殖的熊,造瘘引流取胆汁,“这跟杀熊取胆不一样,是很大的进步”。王国强认为,取熊胆汁所需的熊属人工饲养,这是合法的。“这个技术逐渐在改进,如果以后有更好技术那我们也可能会正确地运用”。
王国强提出,坚决反对把熊胆粉趋向保健品方向发展,“说熊胆为什么不可少,是在于它在医疗上有需求,所以才有了养殖熊和取胆汁然后来做药的做法。如果把熊胆粉无限制扩大使用范围,形成了保健品、礼品那肯定是我们不赞成的”。
声音
“取胆条件改善难改残忍本质”
全国政协委员、《读书》杂志执行主编贾宝兰表示,取熊胆汁的关键不仅在于其可替代性,更在于其残忍性。2010年、2011年,她连续两年提出《关于禁止活熊取胆的提案》。
本文导航
- 1. 卫生部长谈活熊取胆:两害相权取其轻
- 2. 卫生部长谈活熊取胆:两害相权取其轻
凡未标明263h原创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您对该信息有何疑问,请直接联系编辑QQ296312(同时接受各类形式的稿件投稿)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