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卫生院服务量减少
《简报》显示,2011年全国医疗卫生机构门诊量预计达62.1亿人次,比上年增加3.7亿人次,增长6.3%;出院人数估计达1.49亿人,比上年增加782万人,增长5.5%。业内人士分析指出,总体上看,门诊和住院总量增速继续回落,医疗服务总量处于平稳增长期。从医疗服务量增速走势看,门诊量以2009年为拐点,住院量以2007年为拐点,之后增速呈下滑趋势。这说明居民医疗需求的释放趋于平稳。
《简报》显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门诊量所占比重略有下降,从上年的61.8%下降至2011年的60.9%。值得关注的是,最近两年乡镇卫生院门诊量和住院服务量均呈负增长。业内人士分析指出,导致出现负增长的原因有:新农合制度的完善,使农村患者向村卫生室和上级医疗机构分流(县级医院住院量比2010年增长10.4%);部分地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人事分配、考核机制等尚未完全落实,可能导致部分乡镇卫生院医疗服务量出现下滑。
各级机构病床使用率差别悬殊
统计显示,公立医院病床使用率为93.5%,其中三级医院105.2%,二级医院91.1%,均比上年有所增长;在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中,县医院病床使用率为87.1%,比上年提高4.2个百分点,乡镇卫生院病床使用率为57.8%,比上年下降1.2个百分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病床使用率为54.3%,比上年下降1.8个百分点。
专家指出,三级医院床位处于超负荷状态,可能对医疗质量产生负面影响;县医院病床使用情况正处于理想水平;乡镇卫生院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病床还有很大利用空间,应考虑开展老龄护理和康复服务。同时,不同级别的医疗卫生机构病床使用率差别悬殊,也说明双向转诊制度在一些地区的落实效果并不明显。
医药费用涨幅下降
《简报》显示,2011年1月~11月,医院次均门诊费用183.3元,与2010年比较,按当年价格(未扣除物价影响)上涨9.9%,按可比价格(扣除物价影响)上涨4.2%;医院人均住院费用6745.6元,与2010年比较,按当年价格上涨8.9%,按可比价格上涨3.2%。按当年价格计算,医院门诊费用涨幅较2010年上涨0.2个百分点,住院费用涨幅下降0.1个百分点。
《简报》显示,公立医院医药费用涨幅下降明显。2011年1月~11月,按可比价格,公立医院次均门诊费用上涨3.4%,人均住院费用上涨2.6%。专家指出,公立医院住院病人费用在连续两年上涨6%以上之后,涨幅明显下降,表明公立医院费用控制初见成效。
- 2. 医改第三年卫生数据有哪些变化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