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取得明显成效。世界卫生组织报告认为,实施基本药物制度改革目标明确,成绩斐然,基本药物的质量得到保证和提高;基本药物零差率政策的实施,使这些药物的零售价格大幅下降;采购制度的改革对改变药品供应链历史问题造成影响。美国国际战略研究中心报告指出,在中国实施基本药物制度是一项制度创新,改革正在中国逐步推开,实施地区基本药物价格平均下降25%—50%,居民获得实惠。摩根银行报告分析,实施基本药物制度是中国对药品生产、使用、管理的重大举措,基本药物价格的下降,以及药品生产流通企业的整合,将推动这些企业的效率提高和规范化管理。
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重建力度加大。世界卫生组织报告认为,在提高农村地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方面,中国有坚定的政治承诺,有清晰的愿景为基础,有深思熟虑的战略做支持,其中包括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增加专业卫生人员的数量、合理配置医务人员,尤其是增加农村地区的医生。美国国际战略研究中心报告分析,中国政府对农村和城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设施建设的投入是前所未有的,8500亿元的一半用于加强公共卫生服务,更新农村和城市的基层卫生设施,并培训全科医生。摩根银行报告则指出,本次医改中央政府关注的一个重点,即减少城乡之间医疗卫生服务的不平衡,中央政府的资金分配给更加需要的地区和社会经济群体,给予农村卫生体系更多的关注。
小编推荐:一场性爱也能治感冒?
改革获得社会各界广泛支持
世界卫生组织报告指出,世界各国卫生体系都在变革,而且必须变革,以应对不断变化的人口结构、疾病模式、干预机会和公众期望。中国政府高层在推动医改方面有清晰而强烈的政治意愿,认识到再分配对创造和维护和谐社会至关重要。在医改方案的制定和推动过程中,中国政府展现出高水平的领导能力,积极、开放地与民众和国际社会联系在一起,并始终给予巨大的财政支持,三年政府投入超出承诺的预算目标,这是一个巨大的成就。民意调查表明,民众普遍支持医改。在25个省份开展的全国居民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78.6%的城镇和农村居民对过去两年的医改表示满意。
美国国际战略研究中心报告也指出,由于中央政府在政治上和财政上的优势,中国能够动员国家资源实施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政策措施。中国政府通过处理关键的社会经济问题,得到了广大民众的支持。一项调查显示,新基本药物制度受到公众的欢迎,80%的被访居民支持基本药物零差率政策。
摩根银行报告则指出,不断增长的医疗卫生花费是中国高水平预防性储蓄的重要推力之一,从更广的层次考虑,医改可以被看做是一项促进消费、扩大国内需求的机制。同时报告提到,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农村地区患者对医疗卫生服务的满意度比城市和郊区患者更高;随着医疗卫生服务可利用性的提高和基础设施的完善,可以预料,农村居民的预期也将逐步提高。
三个报告还指出,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本来就很复杂,加之中国这个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正处于经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医改实施的环境不断变化,医改任务依然十分艰巨,中国医改还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 2. 中国医改,世界瞩目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