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搜索
首页 > 健康快讯 > 医药广角 > 联想旗下药企被曝放任污染

联想旗下药企被曝放任污染

字号:T|T
www.263h.com发表时间:2012-01-16来源:第一财经日报浏览: 编辑:Jerry
编者按】早在2007年,联想集团就100%收购了石药集团;而据中国制药2010年年报,其第一大股东鼎大集团有限公司(下称鼎大)拥有其51.04%的股份,而鼎大实质上是联想控股旗下的一家特殊目的公司,联想通过协议,实际拥有中国制药权益。

一位原料药企业的销售人员称,爱打价格战的制药企业中,石药集团可以算一个。“因为它实力雄厚,污染治理成本又低。”

每年四月份和九十月份,是原料药展会的时间。这两次会议,青霉素行业协会都会就上半年的目标、下半年的主攻方向与行业各大厂家协商,尤其是对价格形成一个松散的协议和联盟。“每次要大家伸手指头提意见的时候,石药总是一副不答理的态度。”

小编推荐:公众口腔健康意识仍待提升

“你能降价,我却降不了。再后来一打听,原来你治理污染这块基本放任,于是,为了抢占市场,各家由拼价格,变成了拼污染放任的恶性竞争。”这种业内人士总结说。

“联盟若商定200元/公斤的价格,它回去就降为180元。”游离在价格联盟之外的石药集团,底气来源于市场领导地位。全国青霉素原料药总需求量不过1.5万吨左右,而石药中润和河北中润两家即占据其三分之二的供应量。

产能过剩始终是悬在中国原料药产业头顶上的一柄利剑。产能过剩对价格的挤出效应,又顺而向上游延伸,造成对治理污染采取“能省则省”的态度。

据商务部网站一篇文章的统计数字,青霉素全球市场年总需求量只有五六万吨,而我国年产能已超过10万吨;7-ACA全球年需求量为4000吨,我国年产能达7000吨;维生素C全球年消费量在11万吨左右,我国东北制药、华北制药等5家企业的产能就达12万吨,其他企业在建和拟建产能也达10万吨。

以青霉素原料药为例,其产业转移,发生在2005年,那一年国际制药巨头纷纷退出青霉素生产。这使得国内外各大厂家在中国大举扩张生产产能。有数据显示,2006年,全球青霉素产量4万吨中,有3万吨来自中国。

青霉素作为基础型、规模型、低成本的原料药中间体,成为中国制药占据世界产业链一环的重要标志。

国际制药巨头放弃青霉素生产的2005年,正是石药中润投产的年份。以河南华星和石药集团为代表的厂家快速扩张产能,以致产能迅速过剩。

产能过剩导致价格战频繁开战。一位业内人士回忆,在青霉素生产主场地转移至中国之前,青霉素中间体6-APA的价格,每公斤在400元以上;现在的价格只有180元。

就头孢菌素中间体7-ACA而言,现在的市场已被业内人士叹为“烂市”,究其原因,就是价格战惹的祸。

污染西进

近年来,制药行业,尤其是原料药生产企业的污染事件频频被曝光。这已经不是一个企业的问题,石药中润办公室人员之所以敢对记者说,他们的污染处理在行业内已经名列前茅了,恰恰反映了行业治污水平的极度堪忧。

托克托工业园显然并没有做好充足的准备来迎接重污染的制药企业。二级处理设备无法承受来自工厂一级处理设备排出的化学需氧量COD含量高企的污水。

与石家庄相比,内蒙古腹地更为辽阔。作为煤炭大省区,内蒙古电价便宜,人工成本低,污染排放在几十里见不到人烟的地方,既便捷又省钱。

尽管我国已有环境保护法,针对制药企业,新的《制药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也于2008年1月1日开始执行,但各地对这些法律和法规的执行,却松紧有别。西部开发重镇内蒙古是执行较松的地区之一。

在固阳、在丰镇、在巴彦淖尔,内蒙古的各个工业园区,已经成为黄河污染的重要源头。

西部大开发,不是污染转移的政策理由;荒漠,也不是排污的地理理由。

老弱妇孺为主的村民,打不起这场旷日持久的环保官司。

离开官地营村时,一位村民央求记者:“你报给它(县政府),叫它把我们这个村(的污水)关了吧”。

本文导航
  • 2. 联想旗下药企被曝放任污染
凡未标明263h原创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您对该信息有何疑问,请直接联系编辑QQ296312(同时接受各类形式的稿件投稿)
相关阅读
返回网站首页 我要打印此文 推荐给朋友 收藏此文章
[重要]本文仅供参考,详情请遵医嘱或咨询医师
  • 信产部ICP备案:京ICP备15063272号-2网站公安机关备案号: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05393号 Copyright © 2009 - 2016 263健康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