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搜索
首页 > 健康快讯 > 医药广角 > 央视曝光利润达2000%的药品

央视曝光利润达2000%的药品

字号:T|T
www.263h.com发表时间:2011-11-22来源:现代快报浏览: 编辑:Jerry
编者按】普通商品的利润一般不高于50%,即使是名牌服装等奢侈品,利润有的也在200%左右。药品是用来治病救人的特殊商品,利润却是奢侈品的近10倍。

记者调查

曝光药品江苏有销售,价格确实比较高

记者调查了南京两家大型医院,发现上述药品在江苏有销售。而医院的销售价格也确实比央视曝光的药品出厂价高不少。一名专家举例说,南京海辰药业注射用加替沙星,央视调查的成本价是2.8元,这个成本究竟是不是这样不太清楚。但江苏的招标价格是17.4元,医院销售价格是20.1元;江苏方强制药厂有限责任公司螺内酯片,中标价为7.28元,实际销售价格是8.4元;山东鲁抗辰欣注射用克林霉素磷酸酯(冻干)0.3g,江苏中标价为13.32,实际售价为15.3元;扬州市星斗药业甲砜霉素胶囊0.25g ,中标价为20.3元,实际销售价格为23.9元;辅仁药业集团有限公司,天麻素注射液2ml:0.2g,中标价为7.62元,实际销售价格为8.8元。

专家告诉记者,如果单纯就医院销售价格来说,江苏上述药品,是要比北京的便宜一点,但仍然远远超过了央视公布的实际成本。

“只是这个成本究竟是不是这么低,就不得而知了。”

小编推荐:冬季常喝大米粥可防感冒

专家吃惊“出厂价”:真第一次听说

记者将央视公布的药品出厂价报给一家中型医院药剂科的专家,这名专家很是吃惊,“抗生素还不到一块钱。这个真是第一次听,如果是真的,那么这其中的环节就很值得人们联想了。”专家称,医院是销售药品的终端,有时如果不是刻意打听,具体的出厂价或者是成本价,药剂科的也搞不清楚。“可能临床一线的医生更清楚些。”

“看了这个表,发现有的抗生素注射液出厂价才6角钱,确实有点太便宜了也让人有点疑惑,注射液的包装小瓶是专业医用的,那个瓶子的成本我知道,大概是3角钱左右,如果这么扣除后,抗生素成本估计只有3角,好像有点不太可能。”

另一家大医院的专家告诉记者,就大医院来说,在江苏地区,实际的药品销售价格总体上差异并不大。因为江苏三级医疗机构是统一招标采购。

至于为什么医院销售价又要比中标价高,专家说,这在政策上也是允许的,目前三级公立大医院,实际上还是以药养医的模式,允许加价15%,也是缓解大医院的压力。

厂家回应

出厂价没有这么低,具体多少不透露

在这份名单里,总共有三个生产企业是江苏的。扬州星斗药业市场部,可能是由于星期天,无人接听电话。而另外两家,记者分别联系了厂家销售人员。

南京海辰药业的刘先生负责江苏地区的加替沙星销售,他接到采访电话时,还不知道有这个消息。他介绍说:“这个药现在很少销售了,因为近两年国外报道该药副作用比较大,所以现在尽管在江苏中标了,但已经基本上买不到了。”至于出厂价是否为央视曝光的 2.8元,他表示不方便透露,但是他认为,药品成本肯定不止这么低,“这个药刚出来的时候是新药,虽然是仿制国外的,但是毕竟还是投入了研发,所以成本不应该这么低。”记者又联系了该厂的另外一名销售人员,接到电话后,他第一句话就问记者是哪个地方的,一听到是记者,连忙否认是销售人员,只说是做“研发”的,“网上的价格到底是不是真的?”这名销售人员听后笑了,说这个“不太可能,因为现在什么水、电成本,都会摊到里面”。江苏方强制药厂有限责任公司也被曝光了,在该厂家网址上,记者只找到一个厂销的电话,厂销人员也拒绝透露具体出厂价格,“反正肯定不止3.68这么低。”

追问

中间的利润给谁了?

出厂价这么低,而医院又是统一招标价格,这中间的利润都给谁赚走了?

据报道称,北京市药品中标价都是先根据药品生产企业提供的报价,最后由北京市招标办组织专家评审后确定。随后,央视记者在北京找到了克林霉素磷酸酯注射液的销售代理公司——北京紫华康太医药公司。北京紫华康太医药公司负责人透露说,克林霉素磷酸酯注射液出厂价每支6毛钱,他们公司以4块钱的价格卖给医药代表,每支赚3块多钱。但这3块多钱并没有全部进他们自己的腰包,其中很大部分是招投标所花的费用。为了能保证药品高价中标,他们必须打通各个环节,这笔费用就是所谓的推广费,但具体数目是多少,他始终没有透露。不过他透露,克林霉素磷酸酯注射液高价中标之后,为了让北京的各大医院采购,他们还要给医院、医生、医药代表所谓的“返费”,也就是回扣。

这位负责人说,医药公司卖给医药代表的价格和医院采购价之间的价格差,就是他们行业内部所说的“返费”。

那么克林霉素磷酸酯注射液每支7块钱的所谓“返费”又是怎样分配的呢,医药公司的负责人介绍,这些所谓的“返费”医药代表拿走10%左右,其他的都作为回扣给了医院和医生,而这当中开药医生的回扣所占的比例是最高的,一般都要占到药品中标价的40%左右。

招标制度“便宜”了谁?

招标制度是为了减轻老百姓的负担,而目前的现状则让人困惑,每一次的药品降价,不是市民没有太大感觉,就是导致廉价药的出局。南京一位专家告诉记者,很多人认为可以以价格来竞标,价格低的中标,这样可以强行让厂家竞争,挤掉水分。但药品往往不同于一般的商品,如果过分唯价格论,那么很容易恶性竞争,导致药品质量下降,或者导致该药直接消亡退出市场。“我们现在发现,有的中标价格的药品根本采购不到,尽管江苏有关部门实施了黑名单制度以及保证金制度,要让企业信守承诺以及制度,保证中标后一定能供上药,但实际效果很差,有的药品现在就是采购不到,前一阵子的鱼精蛋白全国短缺现象,也说明在管理药品方面,制度上恐怕有一定的缺陷。而一味强调降低价格无法根本解决所有问题。”

在《每周质量报道》中,新医改政策研究专家朱恒鹏研究员指出,实行药品招投标政策的初衷也是为了遏制药价虚高,结果却被某些利益团体钻了空子,利用政策,在中标价的制定、药品的批发和销售等多个环节,遵循“潜规则”,相互勾结,形成了隐秘的利益链条。

本文导航
  • 2. 央视曝光利润达2000%的药品
凡未标明263h原创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您对该信息有何疑问,请直接联系编辑QQ296312(同时接受各类形式的稿件投稿)
相关阅读
本文关键词: 药价 药品 药品利润
返回网站首页 我要打印此文 推荐给朋友 收藏此文章
[重要]本文仅供参考,详情请遵医嘱或咨询医师
  • 信产部ICP备案:京ICP备15063272号-2网站公安机关备案号: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05393号 Copyright © 2009 - 2016 263健康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