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
儿科中心年审不合格将被摘牌
针对儿科诊疗中心的定位、作用、有何监管机制等问题,昨天,记者采访了北京市中医药管理局相关负责人。
问:中医儿科诊疗中心是只提供中医服务么?
答:不是,只是以发挥中医诊疗的特色优势为主,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也会对有需求的患儿进行西医治疗,并不排斥和回避西医,且每家中心须设有20张床位及开设急诊服务也说明这一点。
小编推荐:女性到妇科就诊前需牢记三大问题
问:那么,对儿科疾病来说,中医有何优势?诊疗中心的成立可以满足几成患儿的诊疗需求?
答:其实,儿童因消化不良引起的疾病最为常见,如呼吸道系统疾病、内热引发的内感和高热等,而中医药在治疗脾胃病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可以对症下药,并发挥良好效果。同时,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儿童,经常使用注射药剂的话可能会导致孩子的身体机能有所损害,而以温补为特色的中药则不存在这个副作用。
问:我们注意到,友谊医院作为一家综合三甲医院,也被列入我们的儿科诊疗中心中,有何考虑?
答:原本我们只计划设5个中医儿科诊疗中心,但友谊医院的儿科技术水平、群众基础都很好,接诊量在综合医院中算是数一数二的,同时还承担着医学院校中西医学系的教学任务,且周边居民较多,因此纳入到我们的体系中,也算是我们“东西南北中”计划的有力补充和支持。
问:这是否意味着今后将发展更多的综合医院加入到儿科诊疗中心的体系中?
答:综合医院和中医医院各有优势,我们当然想发展更多的综合医院“加盟”,但与中医医院的儿科医生须到儿童医院等专科医院接受专业培训不同,掌握了中西两种诊疗方法,综合医院的儿科医生大多并不掌握中医诊疗技能,因此综合医院发展中西医结合的儿科诊疗服务,还需要开展技术服务方面的培训。
问:目前,北部儿科诊疗中心的试点有无计划?
答:嗯,从各项指标及服务能力来说,计划设在中日友好医院,但目前仍在商谈考虑之中。
问:今后,在儿科诊疗体系建设方面还有何计划?
答:目前,主要以恢复二级以上中医医院能力建设、提高诊疗中心服务水平为主,此后,此体系也将适时“扩容”,6家非封顶状态。
问:我们对各诊疗中心有何考核机制?
答:此次已定的5个儿科诊疗中心及一个待定的诊疗中心非“终身制”,每年中医局将对其服务质量、服务能力、软件及硬件的达标程度进行“年审”,不合格者面临“摘牌”风险。
小编推荐:从事哪些职业的人更需注意防癌
■观察
缓解儿童看病难须“两手抓”
孩子生病,不少家长都会条件反射般抱起孩子直奔北京儿童医院。作为全国顶级的儿童专科医院,儿童医院的医生、技术、设备无疑是国内一流,但面对最高可突破1万人次的日门诊量,再强大的团队也有点吃不消。
开设无假日门诊、寒暑假高峰时医务人员不得请假、开放更多诊室不看完不下班,这种措施使医生们忙得焦头烂额,患者们也不轻松,由于人多,要浪费90%的时间在排队上。
尽管市卫生部门要求二级以上医院都设儿科,但因为儿科医生数量少、儿科用药少利润薄医院不重视、患者依赖权威专家等原因,二级医院的儿科至今没火起来,儿童医院和儿研所在逐年增长的门诊量面前,也陷入两难境地,比如在满足更多患者就诊需求的同时,如何让医生有喘息和充电的时间,等等。
矛盾核心在于很多家长非专家不看。每个孩子都是家中的小公主、小王子,家长们宁可连夜排队,买黄牛的高价号也要让宝贝看上专家,哪怕是感冒、咳嗽、拉肚子,也要专家说“没事”后方放心。
看来,改变就医习惯是缓解看病难的重要环节,此外,还要分配好医疗资源。上周,市卫生局表示,在友谊医院新建的顺义院区中,须有不少于200张的儿科床位,加之中医局打造6大中医儿科诊疗中心,可见卫生部门解决看病难“从娃娃抓起”的决心,儿科看病扎堆儿童医院的现状也或可改变。
- 2. 北京将建六大中医儿科中心缓解儿童看病难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