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搜索
首页 > 健康快讯 > 医药广角 > 深圳医生诊疗“步步惊心” 医患多半“沟而不通”

深圳医生诊疗“步步惊心” 医患多半“沟而不通”

字号:T|T
www.263h.com发表时间:2011-09-22来源:南方日报浏览: 编辑:Jerry
编者按】在这些事实背后又隐藏着哪些问题?而直接面对这些患者的医务人员工作状况又如何呢?昨日,深圳市儿童医院的医生和工作人员面对面向记者讲述了他们承受的压力以及面对紧张的医患关系的无奈。

-“看病难”探因

社康儿科资源不足

在昨日见报的调查采访中,记者发现深圳儿科资源紧缺是造成儿童医院人满为患的一个重要原因。有不少患儿家长是一大早从龙岗、宝安、光明等关外地区带着孩子赶来的。一名患儿家长表示,“关外地区医疗水平比较差,尤其是社康门诊,小孩在关外医院治疗了一个星期都不见好转,病情越来越严重,只好带着孩子到儿童医院来看看。”

记者在调查中也发现,来儿童医院看病的患者中常见病居多,这些疾病到底能不能在社康和基层医院解决呢?而在一些家长看来也是迫于无奈,一些基层医院和民营医院用药还是太不规范了,儿科资源还缺乏。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三甲医院医生说,一些社康的医生虽然是全科医生,但小儿用药的用量很特殊,有的药是不能用的,剂量不好掌握,而且社康医生对于什么病用什么药也掌握不好。“有一些常见病社康应该是可以解决的,但是他们用药确实用不好,比如输液,儿童不同的体重,不同的脱水状态,要用不同的电解质去配,量是多少,他们搞不定。”不过,医生也建议,一些常见病可以去区级的医院或其他综合性医院儿科就诊。

小编推荐:更年期女性更易患青光眼

医院hold不住人才

深圳市儿童医院是深圳唯一一家儿童医院,承担着深圳市1400万人口的患儿医疗服务,但是医院编制医务人员是1997年深圳400万人口350张床位的配置,而实际上每天有600张病床在使用,原来的人员编制早已不够用。据了解,医院目前在编员工499人,临聘人员506人,医生的短缺是各科室都面临的问题,“但是医院就是难hold住人才。”

杨卫国介绍,PICU一直面临着人员短缺的问题,本来计划每年要招聘2名医生,但是这个任务一直持续了7年,直到去年才招到一个重庆医科大学的毕业生,“7年才招到一个人,你看儿科医生是多难招啊。”医院人事科王科长对记者说。

据介绍,去年儿童医院计划招收60多名毕业生,但最后由于报名的人太少,只招来了11人,“内科本来计划招11名医生,最后由于报名人数不多,只招到2名。”“去年全市计划招2000名,儿童医院计划招800名,全国有3000多人报名,最后符合条件的只有380人,而这里面只有1个是学儿科的。”王科长非常无奈地说,“儿科人才非常紧俏,而为了能招到一个人才,已经是黔驴技穷了。”

不仅招人难,而且由于儿科医生岗位非常辛苦,劳动强度大,风险大,压力大,好不容易培养成熟的儿科医师还在不断加快流失,儿童医院今年上半年就有9名在编医务人员辞职,流向其他区属医院,成了深圳儿科人才培养的“黄埔军校”。据介绍,该院从同济医科大学招聘的一名博士生,由于承受不了医院的压力,辞职到深圳北大医院,“她还打电话告诉我们,在那边轻松多了,还说儿科压力太大,后悔学了儿科。”而深圳市人事局相关负责人也曾表示,“儿童医院去年940名医护人员完成了1500人要做的工作量,是最应该增加医生的单位。”

深圳市儿童医院新大楼在后年将投入使用,而医生的短缺将更加严重,“今年我们计划为新大楼后年投入使用增加的10个病区储备100多名医生,原打算先招65名已有就业意向的毕业生来院进行培训,但后来原来一些有意向到我院工作的优秀毕业生,也纷纷流到其他地方,计划招收26名最紧缺的内科医生,目前能招到几个人也是未知数。”王科长说,“如果今年再招不够人员,不但新大楼建成后将面临没有医生、不能顺利投入使用的局面,连应付目前日益增长的门诊病人也是很艰难。”

□对策优化医疗流程降低费用

儿童医院挂号难、缴费难、看病难、住院难、手术难等问题在深圳一直比较尖锐,儿童医院相关负责人表示,随着来医院就诊的患儿数量快速增长,儿童看病难的矛盾将会更加突出。而为了解决看病难问题,医院在资源整合、重组优化流程、便民利民措施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方便患者。

医院进行收费流程改造,推广使用一卡通就医,解决病人挂号交费排队时间长问题。“比如以口腔科为例,全面推行一卡通治疗以前,病人到该科就诊,由于有许多的检查和治疗,患者检查要先到收费处排队缴费,检查完需要治疗又要再到收费处排队若干次缴费,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全面推行一卡通就诊以后,病人除了可以自助挂号以外,每次检查和治疗的缴费都可以直接在医生的工作台上刷卡完成,省去了跑上跑下排队缴费的大量时间,既方便了患儿,又大大地提高了医生诊治的工作效率。”该负责人介绍。

同时,医院还采取措施努力降低病人的医疗费用,“把控制病人的平均费用增长作为对各科室每月考核的一个重要指标,控制每个科室门诊费用每年增长不超过4%,这就抑制了医生开大处方。”据悉,从今年4月开始,医院平均门诊费用明显下降,甚至出现负增长,“今年到目前为止,医院门诊每人次平均费用是150多元,住院费是5534元,是市属医院中最低的。”而且医院积极推广临床路径,根据诊疗指南收费,降低患者的费用。据介绍,今年上半年,该院的药费收入也是下降的,“以6月为例,门诊病人增长13%,出院病人增长7%,但医院总药费收入却比去年同期下降了40多万元。”

凡未标明263h原创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您对该信息有何疑问,请直接联系编辑QQ296312(同时接受各类形式的稿件投稿)
相关阅读
本文关键词: 医患关系 医疗 医疗纠纷
返回网站首页 我要打印此文 推荐给朋友 收藏此文章
[重要]本文仅供参考,详情请遵医嘱或咨询医师
  • 信产部ICP备案:京ICP备15063272号-2网站公安机关备案号: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05393号 Copyright © 2009 - 2016 263健康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