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啸行动”席卷浙江白色巨塔
“依达拉奉”出事后,这个药俨然成了“敏感”的代名词。记者了解到,目前杭城几家大医院里,几乎所有的相关科室的医生,在给患者用药时都回避使用该药。
昨日,有位神经科医生告诉记者,就疗效来说,依达拉奉治疗中风是比较有效的。在脑卒中临床治疗指南中,它是唯一经大规模临床实验证实有效并且被推荐的神经保护剂。
“但现在没有医生敢用这药了,就怕被牵涉进去。”该医生说。
“那急需用的中风患者怎么办?”记者问。“也尽量不用,换其他的药。其实这对患者也不公平。”医生遗憾地说。
多数浙江医生感受到,今年,打击药品回扣的“风头”越来越紧。
为了避免惹火上身,不少医生,现在看病尽量只用最便宜“没有嫌疑”的药,也由此导致科室的“业务量”急剧下滑。杭州某三甲医院的神经内科,上半年完成业务距离医院既定任务差100多万元。“完不成业务量,年底的效益奖要泡汤了。”医生说。
小编推荐:处暑时节的养生小贴士
记者了解到,今年是浙江“医药回扣专项治理年”,包括“依达拉奉”案件在内,这场被一些医生称为“海啸行动”的风暴,依然在推进。截至6月份,医务人员主动上交回扣款、礼卡、礼券、礼品等约1800余万元。
记者查询了省卫生厅网站,发现从2010年起,全省卫生系统案件数量较往年已经有较大幅度的上升,2010年共有87人被立案处理,其中被追究刑事责任的有64人,被处以党(政)纪处理的23人;其中卫生行政部门和疾控监督系统的管理干部9人,医院院长、书记28人,医院科室主任26人,普通医务人员24人。这些案件的背后,涉案人员与药企之间的暧昧关系频频浮现。
改变以药养医现状任务复杂而艰巨
在“回扣门”曝出后,业内人士认为,这种违法违纪行为有特定的历史原因,要根本解决问题还需从体制机制入手,并加强医风医德教育。
对此,有关部门认为要加快公立医院改革,浙江省县以下基层医院(主要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已基本没有了“以药养医”的情况,但公立医院还没有做到。
另外,专业人士还建议国家加快完善药品价格的形成机制,目前的药品招标制度仍处于起步阶段,需要进一步完善,采取措施大幅度降低药品的利润空间。
2011年是中国医疗改革三年实施方案的攻坚年,而公立医院改革则被称作整个医改中“最为复杂艰巨的任务”。
- 2. 浙江医药“回扣门”引发反贿“海啸行动”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