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搜索
首页 > 健康快讯 > 医药广角 > 暑期血荒引发献血“被互助” 市民深感困惑

暑期血荒引发献血“被互助” 市民深感困惑

字号:T|T
www.263h.com发表时间:2011-08-24来源:南方日报浏览: 编辑:Jerry
编者按】到了夏天,因献血主力军大学生普遍放假返家,同时由于天气炎热,行人减少,流动献血点少人问津,广州血库的确出现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血荒。

“互助献血”有据可依 强制绝不允许

“互助献血”带有强制色彩,献爱心的善举是否变味了?这一做法是否有据可依?

南方日报记者翻阅《献血法》等法律法规了解到,家庭互助献血是指在血库紧张的情况下,血液中心鼓励家庭互助献血者等量换血,即不论血型是否相同,献血后立即发给医院等量的血液。家属献血后,可持献血证到所在医院,为病人换用所需的等量血。

小编推荐:北京出台六大举措缓解血荒

1998年颁布的《献血法》第15条就明确规定:“为保障公民临床急救用血的需要,国家提倡并指导择期手术的患者自身储血,动员家庭、亲友、所在单位以及社会互助献血。”

1999年颁布的《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试行)》也规定,对平诊患者和择期手术患者,经治医师应当动员患者自身储血、自体输血,或者动员患者亲友献血。医疗机构要把上述工作情况作为评价医生个人工作业绩的重要考核内容。

而2000年卫生部印发的《临床输血技术规范》还明确了互助献血的流程:亲友互相献血由经治医师等对患者家属进行动员,在输血科(血库)填写登记表,到血站或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采血点(室)无偿献血,由血站进行血液的初、复检,并负责调配合格血液。

因此,在血源紧张的情况下,提倡互助献血确是合情合理之举,有据可依。

然而,在某些地方互助献血却成为了医院的“硬性指标”。2010年8月,江西省卫生厅曾下发文件要求各级医疗单位“互助献血量不得低于本单位当月用血量的百分之二十”。虽然相关负责人称这只是为应对暑假“血荒”情况的临时性政策,并没有纳入任何考核指标,但为了完成指标,医院不得不变提倡为强求,硬性规定患者家属互助献血。

对此,广州市血液中心主任付涌水表示:“互助献血只是提倡的,从没有强制,这只是意味着病人家属若参加互助献血,病人便可优先用血。其实,如果病人需要1000毫升血液,家人无需献满1000毫升,只需献200-400毫升即可。”

穗血存量稳定 暑期各单位成献血主力

广州是全国用血量第二大的城市。近几年,广州临床用血量年增10%,用血压力不小。同时,由于广州大医院集中了不少外地患者前往就医,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用血紧张。

近日,由于O型血储量偏低,广州市血液中心向不少献血志愿者发送了短信进行呼吁。

广州血库存量究竟够吗?这是市民普遍关心的问题。对此,付涌水表示,近几年总体而言广州血液供需相对稳定。“广州目前临床用血主要来自无偿献血,自《献血法》实施以来,广州市无偿献血人数也不断攀升。2010年全市年献血人次首次突破50万人次,共为临床提供1.04亿毫升的临床用血,其中七成来自流动献血车。”不过,由于O型血者基数较大,最近出现一定程度偏型。

由于在假期,作为献血主力军的大学生不少已放假回家,许多市民对血液存量表示担心。付涌水称,实际上大学生群体在献血人群中所占比例约为11%左右,为了应对暑期危机,广州市血液中心也采取了一定的应急机制,“寒暑假期间,广州市公务员、医务人员都是(献血)主力。特别在寒假春节期间,医务人员是献血的主力。有时候,企事业单位占实际献血人群近70%。”付涌水表示。

据了解,目前为保障供血稳定,每天大概有2至3个单位献血作为街头采血补充。因此目前广州血液供需还算比较平稳。

本文导航
  • 2. 暑期血荒引发献血“被互助” 市民深感困惑
凡未标明263h原创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您对该信息有何疑问,请直接联系编辑QQ296312(同时接受各类形式的稿件投稿)
相关阅读
本文关键词: 互助献血 血荒
返回网站首页 我要打印此文 推荐给朋友 收藏此文章
[重要]本文仅供参考,详情请遵医嘱或咨询医师
  • 信产部ICP备案:京ICP备15063272号-2网站公安机关备案号: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05393号 Copyright © 2009 - 2016 263健康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