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搜索
首页 > 健康快讯 > 医药广角 > 医联体挑动医院变局

医联体挑动医院变局

字号:T|T
www.263h.com发表时间:2011-07-28来源:健康报浏览: 编辑:Jerry
编者按】作为全国医疗资源最集中的地区之一,上海市医疗系统去年诊疗总人次超过1.9亿。随着医改在体制机制上的调整,旧有的格局被打破,各种利益诉求的协调,新机制的建立,对于改革者都是不小的挑战。

控制与补偿

除了考虑联合体成立之后各医疗机构之间的利益如何协调,上海市正在做的,是理顺医疗机构内部的运行补偿机制。

上海市医改方案中提出了类似表述:一方面,提出“在成本核算的基础上,合理确定医疗服务价格”;另一方面,“对符合区域卫生规划的公立医院基本建设、大型设备购置、重点学科建设等发展建设支出,经专家论证和有关部门批准后,纳入政府专项补助项目库,由政府根据项目轻重缓急和承受能力逐年统筹安排。”

从2009年开始,此前仅在上海曙光医院和肺科医院进行的试点的全成本核算制度逐步推广到全部市属医院。上海市一家医院的院长告诉记者,全成本核算管理通过细分的项目来分析收支,不仅能够帮助单个医院找到成本控制点、优化资源配置,也有助于分析亏损原因,为财政补偿提供依据。“医疗体制改革不可能在扭曲的价格补偿机制上进行”。这一点已经是在上海市医改中达成的共识。

但目前,上海市的医疗服务价格调整还不是以成本核算为依据。“主要是一些关键的测算因素还没有定论。”上海市卫生局规财处副处长桂一川告诉记者,比如医生的劳务成本,医院固定资产的计算方法,多个部门之间还没有达成共识。

为此,上海市采用了另一种折中的办法,邀请100多名各专业的专家,对2000个手术项目进行打分,打分的依据是一些可量化的指标,比如手术需要多少医生,需要多少时间,医生需要什么样的资质等,再折合成不同的分数。这些分数就作为服务价格调整的依据。

“经过3年的调整,现在的医疗服务价格结构比以前要好一些。”桂一川说,但问题的关键仍在于要有效降低药品价格从而抑制药品收入,因为医药费总量是相对固定的,药品收入比例下不来,服务收入也就上不去。

小编推荐:“小”医生带动的“大”医改

信息化破局

根据规划,上海市将积极推进“健康信息网工程”,建设覆盖全市所有医疗卫生机构的健康信息网,有机整合现有的公共卫生应急信息系统、医联体系统和医保系统,夯实社区卫生信息系统;在医疗卫生服务等有关过程中采集居民健康信息,通过市区两级数据平台进行汇聚,建立个人电子健康档案,实现自动建档、自动更新,“记录一生、管理一生、服务一生”。到明年年底,上海每一家医院,每一家监管机构,每一个公共卫生部门,全部联网。

上海市卫生局信息中心负责人介绍说,信息化的建立过程,需要统筹和共享大量的数据,打破部门和机构之间的隔阂,是最难的事情。

“先以健康档案为抓手,让信息化改造中的参与者感受到便利,才能降低改革的难度。”该负责人介绍说,上海市任何一位在市内联网医疗机构就诊过的患者的电子健康档案,可以被任何一家联网医院的医务人员在业务规范制约下通过医生工作站进行调阅,掌握既往病史,提高诊治水平,减少医疗差错;同时,患者在联网医院近期重复检验检查和用药信息的智能提醒,也减少不必要的重复医疗,节约费用。

实现电子健康档案的调阅仅是“健康信息网工程”的第一步。通过建设覆盖全市的卫生信息网络以及覆盖全人群的健康档案,使医院间协同服务成为可能,使费用监管、服务质量监管、药品使用监管更加真实和自动化,还能使管理和决策更加科学化。为此,上海市已经投入上亿元,这样的投入在各地信息化改造中并不多见。

本文导航
  • 2. 医联体挑动医院变局
凡未标明263h原创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您对该信息有何疑问,请直接联系编辑QQ296312(同时接受各类形式的稿件投稿)
相关阅读
本文关键词: 医改 医联体 医疗 医院
返回网站首页 我要打印此文 推荐给朋友 收藏此文章
[重要]本文仅供参考,详情请遵医嘱或咨询医师
  • 信产部ICP备案:京ICP备15063272号-2网站公安机关备案号: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05393号 Copyright © 2009 - 2016 263健康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