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的“直补”尝试
重庆最初的改革思路也是实行定额补贴,基本药物制度在村卫生室全面推行以后,由市财政兜底,保证每个乡村医生的年收入至少达到1万元。“但是我们开了好几次座谈会之后发现,乡村医生的积极性并不高。”重庆市卫生局相关负责人说,乡村医生的消极态度很可能造成改革的“休克”,为了保证改革的稳定,他们最终决定采用直补的方式。
所谓直补,就是“差多少补多少”。这位负责人告诉记者,乡村医生每次向卫生院报告药品采购计划之后,政府按照30%的加成率计算差价,对乡村医生进行补偿。
此前重庆市曾做过测算,对村卫生室的补偿总额大致为1.5个亿。“现在看来可能要超。”这位负责人分析说,1.5亿元是根据2009年的数据测算的,而在基本药物制度实施之后,村卫生室业务量肯定会随之增长,补偿金额也会相应上升。
在重庆市卫生局看来,直补的方式也是一种探索。在重庆的部分区、县,此前也尝试过购买服务、定额补偿等方式。“现在还不能确定到底哪种补偿方式更好,我们也一直在观察。”这位负责人表示,就目前的情况来看,直补对于鼓励基层人员的积极性还是有效果的。
不过,即使改革较为顺利的地区如重庆,也感受到财政补偿的压力。“重庆现有18个贫困县,自己的财政基本无力支撑改革,只能通过市级财政支持,我们希望中央能够通过转移支付或者以奖代补的形式予以支持。”重庆市卫生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在国务院关于乡村医生队伍建设的指导意见中已经体现了这个意思,希望配套的补偿政策能够尽快出台。
小编推荐:北京亿客隆超市等15家单位被曝售违规肉制品
■改革刚刚开始
完成了基本药物制度在村卫生室的覆盖,仅仅是改革的开始。
记者了解到,现在重庆已经将加强监管放在首要位置,防止村卫生室通过分解处方、滥用药套取补偿资金。为此,他们加强了对村一级机构合理用药的培训和监督。此外,政府还计划免费为村卫生室配备电脑,与卫生信息中心、医保中心和各医疗机构联网,并对村卫生室电子处方实行监管。
“下一步,我们会通过基本药物制度这个抓手,推进配套的体制机制改革。”重庆市卫生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改革将包括确定村卫生室性质,明确乡村医生身份,保障基层人员的待遇、养老、准入、退出等基层人事制度改革以及建立配套的财政补偿机制。
在推进村卫生室实施基本药物制度过程中,重庆已经开始尝试进行村卫生室的配套改革。在全面启动基本药物制度前,黔江、南岸、大足、璧山、永川5个区、县先行开展了试点,各区、县试点内容各有侧重,如九龙坡、武隆、南岸、永川主要探索解决村医身份,荣昌实行乡村医生“工分制”,铜梁、永川探索实行大学生村医制度,南岸、永川由区财政出钱为乡村医生购买养老保险等。
这些改革将更加深入基层医疗体制的核心区域。中国社会科学院一位专家表示,与基本药物制度相伴的配套体制机制改革才是最值得关注的环节。和乡镇卫生院相比,村卫生室的生存能力更加弱小,如果在村卫生室实施基本药物制度,而配套的补偿和运行机制改革没有跟上,那对于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络的最底层而言,可能会留下巨大的隐患。
- 2. 基本药物制度下一站:卫生室全覆盖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