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搜索
首页 > 健康快讯 > 疾病疫情 > 中国每年炭疽发病300-600例

中国每年炭疽发病300-600例

字号:T|T
www.263h.com发表时间:2011-08-26来源:北京日报浏览: 编辑:Jerry
编者按】近日,辽宁鞍山市海城、岫岩地区发生炭疽病疫情,截至8月21日,已累计发生病例35例,其中2人被确诊,另有临床诊断病例9例、疑似病例24例。以前在电影、电视里才能看到的炭疽在生活中出现,使一些人产生了不安与疑问。

肺炭疽和肠炭疽一样,约占炭疽病的2.5%—5%。急性起病,轻者有胸闷、胸痛、全身不适、发热、咳嗽、咯粘液痰带血;重者以寒战、高热起病,很快出现呼吸窘迫、气急喘鸣、咳嗽、紫绀、血样痰等症状。病死率可高达60%以上。1979年前苏联发生的炭疽泄露事件中,死亡病例大多为肺炭疽。

炭疽病如不及时治疗,都有可能发展成炭疽败血症或炭疽性脑膜炎,病人通常将在24-72小时死亡。

小编推荐:研究发现香菜籽油有杀菌功效

我国每年发病300-600例

病人应该严格隔离

炭疽病的传染源主要为患病的动物。炭疽杆菌一般都是深藏在土壤里,动物与泥土接触的机会最多,尤其是食草动物如牛、羊等,进食时鼻离地面很近,而且常常把草连根拔起来,很容易接触到或吸入土壤中的细菌,造成局部或全身性的感染。因此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动物先被炭疽杆菌感染,然后再感染人。

除了与牲畜接触外,炭疽还容易发生在地震后。因为地震时,暴露出藏在土壤里面的炭疽芽孢,一些施救作业也可搅起土壤,造成炭疽杆菌污染空气,人和牲畜可能因地震受伤,感染炭疽的机会增多。

炭疽在世界各地频繁出现爆发流行,欧、亚、美、非及大洋洲都有发生。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每年都有大批的牲畜死亡和一些人类感染事件。1979年到1985年间,津巴布韦发生了人类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炭疽病流行,感染病例超过1万人。我国近几年来每年报告炭疽发病人数300-600例左右,主要因为接触、宰杀、食用病死和不明原因死亡的牛羊而感染。近年来,我国炭疽病例的发生逐渐减少,但仍有少数地区出现散发疫情,值得警惕。

因此,应加强收购、调运、屠宰加工中兽医对牲畜的检疫。一旦发现病畜,要向防疫部门报告,严禁私自食用或剥皮,更不能向外销售。病畜焚烧后,整体深埋于2米以下的深处,再加入大量生石灰,进行无害化处理。防止水源污染,加强饮食、饮水监督。从事畜牧业、畜产品收购、加工、屠宰业、兽医等工作人员,可给予炭疽杆菌减毒活菌苗接种进行预防。

炭疽虽然为我国传染病防治法中的乙类传染病,但一般按照甲类传染病管理。发现病人应在24小时内报告给当地卫生防疫机构。虽然人一般不会直接传染给人,但病人仍应严格隔离至皮肤溃疡愈合,对病人的用具、被服、分泌物、排泄物及用过的敷料等均应严格消毒或烧毁,死亡后要实行火葬;接触者医学观察8天,可以应用药物预防。

延伸阅读

夏秋季是感染高发期

夏秋季,人们的皮肤暴露部位较多,室外活动也较多,容易因接触病畜而感染炭疽。但也不必因此恐慌,只要不购买来路不明的牛羊肉类,就能杜绝炭疽,通过正规渠道检疫合格的牛羊肉是安全的。有人觉得,只要是新鲜牛羊肉就没有问题,沸水煮30-40分钟,所有细菌包括炭疽杆菌都会被杀死,其实这个认识是错误的。肉类都要接受检疫,没有经过检疫的肉,沸水煮熟了也不能吃。

养宠物不必担心炭疽

辽宁炭疽疫情发生后,一些养宠物的人开始担心,既然炭疽是通过牛、羊等家畜传染,那家里养狗、养猫等,会不会也可能被传染上炭疽?其实,这种担心没必要。

炭疽病的传染源主要是食草动物,如牛、羊、马、骆驼等,其次是猪、狗、猫。家养的宠物平时很少接触土壤,如果没有碰过炭疽病畜,则无需恐慌。

炭疽疫苗有100多年历史

炭疽疫苗由炭疽减毒株制备而成,能有效减少炭疽的危害。

接种时,于上臂外侧上部用75%乙醇棉球消毒皮肤后滴疫苗2滴,相距3—4厘米,持消毒划痕针在每滴疫苗处作“#”字划痕,每条痕长约1—1.5厘米,以划破表皮微见间断小血点为度。接种后局部应裸露5—10分钟,然后用干棉球擦净。接种后24小时划痕局部应有轻微红肿、浸润,若无任何反应(包括创伤反应),应重新接种。 疫苗接种后1周开始产生免疫力,2周可达到保护水平,半年后开始下降,约可维持1年,故对有感染危险者应每年接种1次。

炭疽杆菌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被证实引起疾病的细菌。1881年,法国科学家巴斯德首创炭疽活疫苗以来,迄今已经有120年的历史。

本文导航
  • 2. 中国每年炭疽发病300-600例
凡未标明263h原创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您对该信息有何疑问,请直接联系编辑QQ296312(同时接受各类形式的稿件投稿)
相关阅读
本文关键词: 病例 隔离 炭疽病 中国
返回网站首页 我要打印此文 推荐给朋友 收藏此文章
[重要]本文仅供参考,详情请遵医嘱或咨询医师
  • 信产部ICP备案:京ICP备15063272号-2网站公安机关备案号: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05393号 Copyright © 2009 - 2016 263健康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