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为何一张张地吃报纸

来源:网络转载 点击:

    某位咨询师将他的咨客的一个梦贴在了网上,寻求解答。

    梦者:

    女,29岁,未婚,客户经理,法学专业毕业,通过了司法考试,但不想执业。肠胃有些问题。

    梦境:
  
    梦境其实很简单,但梦到不知多少遍了。我总是梦见自己在吃东西,跟平时吃东西没两样,只不过梦里吃的是报纸,一张张地吃,一口口地嚼了,咽下去。吃了很久都不觉得有任何不妥,然后突然觉得不对劲儿,才发现自己吃的是报纸,便觉得很恶心,可还是继续吃,边恶心边吃。大多数时候,做梦吃的是报纸,最近一次却梦见吃铅笔,一根根啃着吃。跟以前的梦一样,刚开始没觉得有什么不妥,最后就恶心了。仅此而已。

    分析:

    精神分析学说认为,梦是有意义的,它可以是愿望的达成,也可以是潜意识冲突的反映,同时也可以是现实生活的反映。经验告诉我们,记忆深刻和反复出现的梦尤其有意义。那么,上面那个梦有何意义呢?

    梦境内容确实很简单,只是吃报纸,但却不断地出现,且梦中明知不对,甚至感到恶心,却仍在不停地重复。梦本身就反映出强迫与反强迫的特征,提示梦者具有某种程度的强迫性人格甚至强迫症状。

    梦中反复重复的动作是“吃报纸”,而报纸上最主要的就是文字。换言之,“一张张地吃,一口口地嚼”,就是“咬文嚼字”,因此,对报纸感到恶心就是对咬文嚼字感到恶心。什么事情与咬文嚼字有关?最典型的就是法律!频繁在梦中表达对咬文嚼字感到恶心,怎么能指望梦者对法律专业感兴趣呢?这或许就是梦者尽管“法学专业毕业,通过了司法考试”,却宁可去做与其所学专业风马牛不相及的“客户经理”,也不愿从事法学工作的潜意识原因。

    梦者现年29岁,尚属年轻人的范畴。梦者用“梦到不知多少遍了”来形容梦的次数很频繁,根据常理可以认为梦者早在更为年轻的时候,比如中学时期,就已经开始做这样的梦了。中学时期最重要的任务是学习,而在现代的应试教育模式下,要想获得高分,真的需要很强的咬文嚼字的能力,尤其是理科专业。梦者在中学时期就对咬文嚼字很反感,提示梦者对桎梏思维的应试教育和“标准答案”很反感,尤其对理科很反感。这或许就是梦者选择文科而不是理科的原因。

    报纸、法律、标准答案,都是权威的象征,都是强权和道德的化身。梦中,梦者明明“觉得很恶心,可还是继续吃,边恶心边吃”,提示梦者对权威既有逆反的一面(吃——意味着消灭),又有不得不屈从的一面(吃——还意味着消化和吸收。用精神分析的术语来说,就是认同和内化)。这或许就是梦者尽管对咬文嚼字深恶痛绝,却仍然无奈地学习法学的原因。

    潜意识中,梦者对权威既逆反又认同,必然导致梦者在现实生活中人际关系方面出现障碍,其中最为突出的应该是其与父母、上级的关系。这或许就是梦者寻求心理咨询的主要原因。

    法律是权力的产物。在法律产生的早期阶段,法律无疑是父权和夫权的产物。并非出于自愿而去学习法律的,多见于父亲在家中占据主导地位的家庭。因此,可以推测梦者选择法学专业,是遵从父亲的意志,而梦者虽然屈从了父亲的意志,学习了法学,甚至通过了司法考试,但最终却不愿执业,却是她希望摆脱父亲的控制,追求独立的体现。进一步延伸,我们可知这也是她担心受到男性控制,希望独立的体现。这或许就是梦者已经29岁了,却依然独身的潜意识原因。

    梦者一贯梦见吃报纸,而“最近一次却梦见吃铅笔,一根根啃着吃”,提示梦者近期出现了不同以往的、新的现实冲突。铅笔是条柱形,是男性(生殖器)的象征,提示她最近的冲突来自与男性的关系,不妨将其理解为梦者目前希望有个或正在选择男友。笔和纸,同属文房四宝,是知识和传统的象征,因此梦者希望男友应该既有高学历又较为正统。但笔同样也是权力的象征,受“对权威既逆反又认同”的潜意识冲突的影响,梦者对期望中的男友必然也充满了矛盾,反映在梦中就是“一根根啃着吃,刚开始没觉得有什么不妥,最后就恶心了”。这也许就是促使梦者前来寻求咨询的现实原因。

    另外,报纸是新闻的载体,也是新知识、新任务的载体。梦者一张张地吃报纸,即便感到恶心也还在吃,提示梦者在校期间接受的是填鸭式的学习,且有厌学情绪。现在在工作期间需要学习和掌握的新知识、新技能太多,她可能对本职工作有不堪负重感。倍感压力而又不能倾诉的人,只能将压力转向自我,以躯体症状的形式表现出来。这应该就是梦者胃肠功能紊乱的原因。

    报纸同时也是信息的载体。将报纸吃掉,相当于为保守秘密而把写有某种重要信息的纸条吞掉。反复吞食报纸,意味着梦者始终担心内心的某个秘密被别人知道了。这也许是梦者求询的更为深层的原因。

    如果真是如此,那么梦者寻求心理咨询真的是明智之举;如是,精神动力学取向的系统心理治疗也许是最佳选择;如是,和求助者一起讨论 “为何法学专业毕业,通过了司法考试却不愿执业”将是咨询时一个重要的切入点。
 
    反馈:

    咨询师把旭日分析的原文给咨客看,咨客对此大部分认同,部分不认同是因为咨询师没有交代清楚背景所致。

(以上内容仅授权家庭医生在线独家使用,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