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最近半年多时间里灾害频繁,加上灾难片深入人心,记者发现,但凡有自然灾害发生,“2012”似乎已成为一种心理暗示。记者搜索网络,最近末日论的观点和话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点,而科学家也对此给出了解释。
■上海建多个避难所
据本市有关部门介绍,在2012年底前,本市将建成2至3个面积在2万平方米以上,可供约万名受灾居民避难30天以上的避难所。但这些避难所均属于普通的民防工程,与所谓的“2012末日论”无关。
对此,本市相关人士表示,计划建造的避难所属于城市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安全体系配套设施,既包括地下避难场所,也包括地表避难所,建造依据是为了保证市民的人身安全,而非“2012末日论”。
■上半年持续春寒
从去年冬天到现在,全球气候似乎都处在一片混乱之中。在申城,冬天十分漫长,春天姗姗来迟,而后冷空气又频繁南下,天气忽冷忽热。
相比近年来备受人们关注的“气候变暖”现象,今年天气可谓罕见。不过,气象资料同时显示,类似的天气在上世纪80年代同期很常见。据气象专家介绍,上世纪80年代本市4月普遍较冷,直到最近10多年,全球气候变暖使得人们逐渐习惯了暖和的天气,当今年天气突然回到“过去式”时,反而有些不习惯。
■火山爆发、地震频发
“大地是平展的,下面有神象或乌龟驮着,神象或乌龟累了,只要它轻微地眨一下眼睛,大地就会颤抖,这就是地震。”这是充满想像力的古希腊人对地震这一自然现象的解释。然而,从汶川大地震之后,近年来大小地震的消息让人感觉地球好像变得越来越脆弱。
在美国,今年以来向该国地质调查局致电询问全球地震情况的媒体和公众人数与往年相比都有大幅增加,似乎民间共识是全球地震频率有所上升。但该局专家认为,今年的地震次数与往年比并没有特别不同。专家称,全球每年平均发生15次左右里氏七级以上的地震,今年已发生五次,属于平均水平。地震会让人们特别关心,可能与部分强震发生在人口较密集区有关。
■2012“超级太阳风暴”
2009年美国国家科学院也出具了一份特殊报告:2012年,地球将迎来一场“超级太阳风暴”。
对此,气象部门和天文台的专家都予以确认。但这会否造成毁灭性打击?气象专家说,人类社会的发展,使得越来越多的精密电子仪器出现,而太阳风暴的出现对于这些精密仪器来说无异于“杀手”。比如影响卫星通讯、影响地面电网等,但由“太阳风暴”而产生的能量,对人体来说几乎没有影响,因此,即便真的来“超级太阳风暴”也不必过于担心。
■数百年一遇日全食
去年7月22日,出现千年一遇的日全食;今年1月1日,凌晨出现日偏食奇观;1月15日,又是千年一遇的日环食。对于天文爱好者来说,接连天文大戏让人大饱眼福。但这些现象是否如古希腊一些预言所称,为“不祥之兆”?
科学家认为,无论月食还是日食都是一种天文现象。但古代科学技术所限,人们对这些现象的认知程度有限,无法了解它们的形成过程,才会产生诸如“日食就是太阳给天狗叼走”等的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