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专家:“寂寞党”是网民一种状态表现

来源:网络转载 点击:

    “哥发的不是帖子,是寂寞。”“哥呼吸的不是空气,是寂寞。”“哥种的不是萝卜,是寂寞。”从百度魔兽世界吧里那张吃面的图,某天夜里迅速蹿红开始,“寂寞”看似席卷了国内各大论坛,而钟爱以此句式回帖的人也被网友称为“寂寞党”。
  
  今日,中南大学心理学专家郭平教授评价说,会说自己寂寞的人,其实并不寂寞,而这些叫嚣寂寞的“寂寞党”,只是在炒作他们的“寂寞”。
  
  郭教授说,真正寂寞的人其实往往会封闭自己,并不会轻易吐露心声,勿论在网上频频自称“寂寞”。能够把“寂寞”坦然地说出来的人,并不是寂寞的。就算有寂寞感,通过这样一种炒作的方式,实际上也发泄了内心的压力,排除了寂寞。从这个方面来说,炒作寂寞也不失为一种减压方法。
  
  寂寞党的产生,可以诠释为网民的“群体无意识”状态。他解释说,“群体无意识”在心理学上称为“榜样效应”,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跟风”。比如说,在QQ农场的偷菜游戏中,很多人把标语设置成了“哥种的不是萝卜,是寂寞。”殊不知萝卜和“寂寞”实在关系不大,很大一部分“寂寞党”们仅仅是因为意识到了“寂寞”在网络上的流行,就在对自己需求没有概念的无意识状态下选择了跟风炒作。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