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克尔•科夫曼和“白丝带”运动

来源:网络转载 点击:

    关于自己,科夫曼多次需要回答的一个问题是:他为什么要参加这个运动?他说:“和很多人猜测的相反,我并非来自暴力家庭,实际上,我的父母和姐妹都很和睦。我在大学里的许多同学是女权主义者,当我最初听说有对妇女的暴力这回事时很吃惊,因为我自己从未有过那样的经历。有的男性参与反暴力运动,是因为他曾经目睹家中的暴力,或他们的妻子女友遭受到了性攻击,我认为,男性的参与是因为他们认为自己有责任改变现状———我们的参与是因为我们爱女性,这个观点对我们很重要。” 
     
    在11月25日到12月10日这16天里,世界上许多地方都在用不同的形式开展反对对妇女的暴力的活动。科夫曼是如今遍及世界的“白丝带”运动的发起人之一。 

    “在中国有长城,在其他国家其实也都有长城———它们把世界分成男女两半!”11月29日下午,迈克尔·科夫曼以这样的开头,在联合国妇女发展基金、中国国际民间组织合作促进会、妇女传媒监测网络等联合举办的“两性携手反对家庭暴力”活动上发表了他的讲演。 

    听科夫曼讲述“白丝带”的来历 

    科夫曼和台下的300余名听众一样,都胸佩白丝带,以表示绝不对妇女使用暴力的承诺和消除对这种暴力不沉默、不容忍的决心。科夫曼所代表的,正是以白丝带为标志,全世界最大的由男性领导的反对对妇女的暴力的运动———“白丝带”运动。 

    1989年12月6日,一个对妇女运动和杰出女同学心怀不满的加拿大男人在校园里枪杀了14名女大学生,这一惨案促使一些男人感到,有责任站出来,为消除对妇女的暴力而行动。科夫曼回忆说:“11年前(1991年)的一天,两个朋友来找我,希望我们能够做一个公开的宣言,承诺不对妇女使用暴力。而我感到,我们不仅应该表白自己,还应该让全加拿大的男人都做出承诺。在加拿大,绝大多数男人自己并不对妇女施暴,但他们却会对施暴行为沉默。而沉默实际上也帮助了暴力。” 

    “白丝带”运动的宗旨由此诞生:承诺不对妇女使用暴力;面对暴力,不宽容、不沉默。所有参加运动的男性都佩戴白丝带表示他们的誓言。 

    经过6周的筹备之后,全加拿大有10万男人佩戴了白丝带,还有许多人参加了关于男性暴力行为的讨论。从1991年开始,加拿大将12月6日定为全国纪念和反对对妇女的暴力日,数以十万计的男性会在这前后的一两周时间里佩戴白丝带。 

    为什么使用白丝带作为运动的标志?科夫曼解释说,白色在西方文化里代表和平,因此它象征着呼吁男性结束对妇女的暴力、呼吁两性和平共处;在东方文化里,白色代表着哀悼,白丝带因此又可表示对成千万因暴力而死亡的妇女的纪念。另外,他还在无意中发现,白丝带的形状正像汉字的“人”字———是的,暴力是全人类的问题,也只有依靠人与人的理解与合作努力才能得到解决。 

    看科夫曼展示“白丝带”的魅力 

    科夫曼本人拥有社会学博士学位,对社会性别理论、社区民主和发展都有研究。他在分析男性施暴的原因时指出,社会性别规范了男性的行为,也是暴力文化产生的土壤,被纵容享有性别特权、被鼓励通过使用暴力以证明自身价值,是很多男性的共同成长经验。而同时,男性又不被允许表现软弱、疏散压力,除非在“精神高压锅”之中爆发。他说:“我从未解释过什么是‘真正的男人’,每一个男人都有不同,也有很多相似的经验。会有一些男人带着拒斥的心理来听我的讲座,但我会给他们讲自己的经历,告诉他们男人也会害怕,会哭,这是他们第一次听到这种说法,但其实也是他们的真实感受,于是,他们最终会点头。重要的是让男性看到自己,并挑战自己的信念,如果允许我们打破传统的性别规范,说出自己的恐惧,我们会变得更坚强。” 

    基于这样的理论,“白丝带”运动除了推广非暴力承诺之外,还致力于改变社会上的性别观念,同时要求男性反诸内心:反省自己如何内化了暴力文化,并要求他们拒绝诸如带有性别歧视意味的玩笑等等看“无伤大雅”的事情。 

    在反暴力的行动中,女性已经孤单得太久,这个行动需要有男性对男性讲话,包括男性们通过一起分享他们的经历,探索如何摆脱暴力文化,用非暴力的手段解决争端。“白丝带”运动始终与女权主义为友。科夫曼说:“我们和女权主义运动的不同只在工作的重点:我们的受众多数是男人和男孩。而我们的成功,则依赖于女权主义在我们之前所做的大量工作。”“白丝带”的工作任务之一,就是为妇女组织筹款。 

    为了运动的推广,科夫曼和他的伙伴们深入社区和学校,使用了各种各样的宣传手段。年轻人是他们工作的重点。科夫曼说,他那现年21岁的儿子,就是因为17岁时看到摇滚歌星也穿印有白丝带图样的T恤,而开始佩戴“白丝带”的。运动中还使用一种大幅的海报,上面写明:“这些男人希望结束对妇女的暴力”,下面印好了一些著名人士的签名,海报会贴到各个地方,鼓励男人们也签名。这个办法很有效,科夫曼半开玩笑地说:“男人们愿意模仿他们的偶像!” 

    “白丝带”鼓励所有人为消除男性暴力想办法。科夫曼举了一个例子:有一位电器修理工人,会在每一台送修的录像机里都悄悄放上一盘录有“白丝带”活动内容的录像带。农村和城市,以及不同的国家之间,文化各有不同,“白丝带”鼓励因地制宜的活动。“‘白丝带’是一个无中心的运动!”科夫曼强调。而这也许正是它今天能发展到全世界30多个国家的“秘诀”:从欧洲到柬埔寨、纳米比亚、巴西,人们都在使用白丝带标志,同时也大大丰富了它的内涵。科夫曼说:“很多时候,人们开展了‘白丝带’运动,而我们在加拿大的总部却毫不知情。”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