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遇难的富人们贵人们志哀

来源:网络转载 点击:

    交通事故每天都在发生,但是七天之内,两辆相似的车型,在相似的路段、相似的时间,发生相似的意外,实属小概率事件。再加上豪华车、饮酒等元素,算得上近日最吸引眼球的新闻了(今日南方都市报报道)。

    黑格尔说过:历史上一切伟大事变和人物都出现两次。恩格斯补充说:第一次以悲剧方式出现,第二次是以笑剧形式出现。交通事故算不上伟大事变,但是这两宗似乎没有逃脱先哲的论断。

    上周二沙岛那单驾车坠江事故发生之后,朋友们唏嘘不已:多有前途的青年才俊呀,可惜了。这回新闻挂上网,网友们留言多了几分调侃:“那么有钱,死了多可惜。”“可惜这么好一辆车。”“这些家伙开着奔驰去游珠江!”

    既然恩格斯都说第二次是笑剧,就勿怪网友冷血了。看见别人遭难,有几分同情、有几分幸灾乐祸,也属人之常情,区别在于表达不表达。倒是记者和当事人自觉不自觉地把生命与金钱联系起来,将车身价值写得比品牌和车牌更清楚明白。央求旁人救司机,不忘告知司机家里很有钱。似乎俗气了些,但是扪心自问我能免俗吗?免不了。

    财富是好东西,但是追求财富的道路没有止境,多少家财才能满足?每个人心目中都有自己的目标,通常那个目标就像骑大海龟用的香蕉,永远在看得见够不着的地方。路边的豪宅、路上的豪华车,都是役使人们前行的“香蕉”,让人又爱又恨。开豪车、住豪宅的成功人士又另有他们的“香蕉”,美女俊男、豪华游艇、私人飞机不一而足。不同的是目标,相同的是焦虑。

    显摆财富,让别人艳羡是克服内心焦虑的手段之一。反过来看,显摆财富是泄露内心焦虑的举止失措。正如保罗·福塞尔在《格调》中所描写的,顶级贵族有一个很具象的特征是“看不见”。此理东西方雷同,中国的顶尖文人雅士要么小隐隐于山,要么大隐隐于市,为官从商都算矮了几品。

    酒后驾车害人害己。酒后驾车的危险性每个成年人都应该明白,酒后在城市道路驾驶容易倾覆的SUV尤其危险。罚款拘留事小,人死不能再生事大。喝酒可能是为了过瘾,也可能是为了应酬,甚至为了浇愁。特种牌照,豪华SUV,家里很有钱,都不足以令他们珍重生命。生命之脆弱,不分贫富贵贱。想到这一层,有助于我们搁置阶层特权、分配不公的社会分歧,对豪车司机们意外死亡多几分伤感和同情,他们和我们一样焦虑,一样惶惑。

    穷人的焦虑来自富人的炫耀,富人的炫耀来自内心的焦虑。财富不能代表一切,但是财富能够为主人提供更多选择机会。既然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目标已经实现,那么是时候让这部分人先平和起来了,平和来自精神方面的修炼。虽然发展是硬道理,但以硬碰硬的结果不一定是你死我活,铁皮厚实马力强劲的SUV撞断坚硬的护栏之后是温柔的珠江水。

    要讲硬道理,也要讲点软道理,这个社会才会多些温情。谨代表和我一样想法的朋友们,向那些在惶惑惊恐中遇难的富人们贵人们志哀!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