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可引发心律失常 正确用药稳定心律

来源:网络转载 点击:

心律失常是指心脏自律性异常或传导障碍引起的心动过速、心动过缓或心律不齐;精神紧张、大量吸烟、饮酒、喝浓茶或咖啡、过度疲劳、严重失眠等常为心律失常的诱发因素;心律失常特别多见于心脏病患者,也常发生在麻醉、手术中或手术后。

心律失常是由多种因素导致的。心脏病发作以及能够破坏心电系统的潜在条件都会导致心律失常。这些潜在的条件包括高血压、冠心病、心力衰竭、甲状腺功能亢进或不足、风湿性心脏病等都是心律失常的原因。此外,生活中导致心律失常的原因还有情绪压力、抽烟、酗酒、活动过量、吸食毒品、服用某些非处方药物、咖啡因或尼古丁摄入过量等。尤以服用某些药物最为常见。许多抗心律失常药物都

曾有一位64岁的老年患者,出现频发性房性早搏及短性房颤,按照医嘱以0.2g/次、2次/日的用量服用胺碘酮治疗,时间长达两月有余,期间一旦减量,房性早搏便再次发作,所以始终不敢减量或停药。结果心率突然降至42次/分钟,就诊后发现为严重窦性心动过缓,原因就是长期应用胺碘酮抑制了窦房结的正常起搏功能。

抗心律失常的西药有很多种,之所以可能会导致心律失常,一方面由于药物的作用机理单一,无法实现整合调节;另一方面也由于药物的治疗剂量与发生副反应的剂量非常接近,难以把握。可能在治疗过程中引发新的心律失常,或使原有的心律失常加重。这些药物的治疗有效剂量与引发毒副反应的剂量非常相近,用药量不足起不到治疗作用,用足了药量又容易引起毒副反应,如引发更严重的心律失常。

心律失常的正确用药原则

怎样才能把抗心律失常药物的致心律失常风险降到最低呢?主要是要做到合理用药,严格在医生的指导下按时、按量服药。一般应从小剂量开始,疗效不满意时应缓慢增加剂量,逐步确定最小有效剂量,在加减药量或与其它药物联合服用时必须征求医学专业人士的意见。

此外,中医中药在治疗方面也可以发挥很好的作用。西药抗心律失常的副作用主要由于它成分单一,只针对其中一个病理环节发挥阻抑或对抗作用,而心律失常的发生是多因素的,只干预其中一个因素显然不能发挥全面的调节作用。与西药相比,中药治疗心律失常具有多途径、多环节、多靶点的整合调节的优势。常见的中医配方有归脾丸、柏子养心丸、补中益气丸、生脉饮口服液等,当然,要先辨证才能达到治疗目的。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