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发室性早搏要重视 治疗需先分型

来源:网络转载 点击:

室性早搏又称室性期前收缩,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常见于冠心病、心肌病及二尖瓣脱垂病人,在无心脏疾病的人群中也可发生。临床症状也有很大的变异性,从无症状,轻微心悸不适,到早搏触发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晕厥甚至猝死。

频发室早时患者最常见的症状是心悸,原因是早搏后心搏增强和代偿间歇引起的。室早发作频繁时可导致患者心排血量明显下降,患者会头晕。室早长时间频繁发作,可引起心功能下降,严重者引起心力衰竭。严重心脏病也会引起频发性室性早搏。因此对频发室性早搏的危害性应给予足够重视,千万不要麻痹大意。

1、无器质性心脏病伴室性早搏

此类室早一般是功能性的,只要控制消除诱因配以适当的治疗预后效果好。患者无须担心忧虑,没有症状的可以不用治疗,症状较重者首先消除诱因,配以β-受体阻滞剂缓解症状,最好不使用抗心律失常药,会影响预后回复。对于频发的伴有严重不适的室早,可考虑射频导管消融。

2、合并心功能不全的室性早搏

心衰病人如果不重视室早的治疗,会威胁到患者的生命。首先必须纠正引起室早的潜在因素,改善缺氧、纠正电解质紊乱等,没有明显心衰症状室早者可以采用β-受体阻滞剂;而对于频发的单行性室早,在心功能允许的情况下可尝试射频导管消融。螺内酯、利尿剂、ACEI、ARB等都是比较好的治疗室早的药物。

3、合并冠心病的室性早搏

冠心病室早要分两种情况,一种是急性心肌缺血时的室早,此种情况比较危急,另一种是陈旧性心肌梗死室早。

急性心肌缺血的室早,必须立刻采取相应措施缓解心肌缺血和电解质紊乱,可适当采用β-受体阻滞剂降低交感兴奋性,降低触发致命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

陈旧性心肌梗死室早的治疗与否要看是否出现症状,无症状者一般无需治疗,如果心梗后室早频繁发生或连发,并且EF值明显下降,一定要及时采取干预治疗,否则会有猝死的风险,可采用β-受体阻滞剂和胺碘酮等抗心律失常药物以及ACEI、ARB等抗心律失常上游的药物。药物治疗无效的可采用射频导管消融治疗室早。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