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患者,男,53岁; 2.主诉:左侧下肢乏力10天。患者4.26开始出现左侧下肢乏力,左侧上肢、面部麻木,视物异常,头颅磁共振提示右侧枕叶、丘脑、侧脑室旁及颞枕交界处急性梗死;头颈部CTA提示右侧大脑后动脉P2段中重度狭窄,左侧大脑中动脉M2段局部重度狭窄,右侧颈内动脉末端局限性重度狭窄。患者既往有高血脂、抽烟等危险因素,无上消化道溃疡或出血史。目前在用氯吡格雷、阿托伐他汀、长春胺缓释胶囊等药物,病情稳定。 3.患者目前脑梗死诊断明确,导致脑梗死的责任血管为右侧大脑后动脉,病因首先考虑动脉硬化。虽然左侧大脑中动脉M2段和右侧颈内动脉末端均有重度狭窄,但没有引起脑梗死,暂时处于稳定状态。
1.注意健康的生活方式,低盐低脂饮食,戒烟,适当运动,减轻体重,最好能保持在70-75公斤; 2.强化抗血小板治疗。患者存在多处动脉重度狭窄,需要双联抗血小板治疗3个月。建议在氯吡格雷的基础上加用阿司匹林肠溶片100mg/天,如果用药后出现胃部不适,可以用泮托拉唑或者雷贝拉唑减少胃酸分泌,降低上消化道出血风险;如有尿酸升高或上消化道出血,停用阿司匹林肠溶片,改用西洛他唑50mg-100mg,每天2次;3个月后如无胃部不适、痛风发作,建议停用氯吡格雷,保留阿司匹林肠溶片长期服用; 3.严格控制血脂,用阿托伐他汀2周左右复查血脂,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要降到1.8mmol/L以下,如果不能达标建议加用依折麦布10mg/天进一步降脂;如果当地医院有普罗布考这个药,可以在他汀类降脂药的基础上一起使用,早晚各2片,可以进一步加强抗动脉硬化作用。同时要查肝功能和肌酸激酶,监测阿托伐他汀的不良反应。如果都是正常的,阿托伐他汀要长期使用; 4.患者本次脑梗死的责任血管是右侧大脑后动脉的P2段,颅内动脉重度狭窄的首选治疗是强化药物治疗,如果在用药过程中出现新发脑梗死,再考虑是否需要支架植入。左侧大脑中动脉M2段和右侧颈内动脉末端的狭窄不是本次脑梗的责任血管,暂时也是通过用药控制。如果病情稳定,半年后复查一次头颅CTA,了解动脉狭窄情况的变化。